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富运  黄春吉 《广西医学》2007,29(4):579-580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致残率高,易影响关节功能.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单块或复合T 形、L 形或高尔夫球棒形支撑钢板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03 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隆乳术后15例取出假体者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包膜挛缩,假体位置不佳,心态失衡,感染及血肿形成是造成取出假体的直接原因,结合临床提出了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尺桡骨骨折骨不连的生物力学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吉 《医学文选》2004,23(6):717-719
目的 探讨尺桡骨骨折骨不连的生物力学因素及其对策。方法 本组26例尺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窄形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同时行自体松质骨植骨、瘢痕、骨间膜松解以及局部皮瓣转移等综合治疗,术后尽早行前臂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20个月,26例均获骨性愈合,功能满意23例,优良率88.1%。结论 影响尺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对前臂生物力学认识不足,首次手术时内固定的选材、术者操作技术及术后管理不当,从而导致骨不连;选择窄形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并以准确的操作技术为保证,术后加强管理,正确指导功能锻炼是防止尺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7年9月-2003年9月我科共收治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63例,骨折早期内固定23例,非手术治疗40例,前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后者,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愈合及脑功能、肢体功能恢复均优于后者。笔者认为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患者伤情复杂严重,应根据创伤的具体情况尽早进行手术内固定,有利于颅脑损伤的治疗和护理,可减少严重并发症,促进肢体及脑功能恢复,从而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烧伤后肠源性感染的研究进展广西平果县人民医院外科黄春吉综述梁自乾审校感染一直是烧伤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传统观念中认为烧伤感染的病原菌来自创面,即所谓的“外源性感染”。1962年肖光夏等(1)在分析312例烧伤败血症中发现约有30%病人烧伤早期,虽逐日...  相似文献   
6.
7.
黄春吉 《右江医学》1995,23(4):171-174
儿童臀肌挛缩症研究概况平果县人民医院外科黄春吉(综述)马飞岳(审阅)儿童臀肌挛缩症由Valderrama于1969年首次报告。国内1978年由马承宜(1)首次报道。它是因臀肌及筋膜的纤维变性,继发髓关节内收内旋功能障碍,进而表现为特有的步态,姿式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3-01~2008-12收治的103例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格拉斯哥评分5~15分,早期手术内固定治疗50例,非手术治疗53例,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早期手术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非手术组,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愈合及脑功能、肢体功能恢复均优于后者.结论 对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手术内固定,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恰当的局部处理,有利于全身的救治,而且为肢体的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吉  黄富运 《广西医学》2009,31(7):1053-1054
目的探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52例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采用肘外侧切口,用两枚克氏针从内、外侧进针作交叉内固定。结果本组52例均获随访4-72个月。骨折复位良好,骨折全部愈合,按朱盛修疗效标准:优40例,良7例,可5例,优良率90.4%,轻度肘内翻5例(9.6%)。结论肘外侧切口内、外侧进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损伤小、骨折复位好、固定稳定、功能恢复良好、肘内翻发生率低并可避免医源性神经损伤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春吉 《中原医刊》2009,(23):32-34
目的分析腓骨长肌腱用于修复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方法将腓骨长肌腱在远端处切断,经皮下隧道移位修复跟腱断裂24例。结果根据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24例中优14例,良10例。未发生跟腱再次断裂。2例出现伤口感染,1例出现皮肤与跟腱粘连。结论对疑有跟腱断裂的患者未进行认真的体检是导致跟腱断裂误诊的重要原因。避免误诊、尽早手术及循序渐进的术后康复锻炼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措施。用腓骨长肌腱重建陈旧性和某些急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