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正癌症是全球范围内致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2015年1 520万新增癌症病例中,超过80%的病例需要手术、甚至是多次手术。超过60%的新诊断癌症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2],老年肿瘤患者是肿瘤学实践中最常见的人群。尽管手术是治疗大多数实体肿瘤最有效的手段,但许多休眠的肿瘤细胞可能已经存在于远离原发病灶的部位,手术治疗也可能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流将肿瘤细胞从原发灶释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Wistar大鼠(n=40)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并分为4组。对照组用Krebs液持续灌注120 min;缺血再灌注组平衡30 min后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丹参多酚酸预处理组平衡5 min后加入丹参多酚酸使其在灌流液中终浓度为14μmol/L,持续灌注25 min后全心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丹参多酚酸后处理组平衡30 min后全心缺血30 min,加入丹参多酚酸使其在灌流液中终浓度为14μmol/L,再灌注60 min。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并用心肌梗死面积、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心脏血流动力学(包括心率、主动脉流量、冠状动脉流量和心输出量)的变化评估大鼠心肌的损伤程度。利用差速离心法提取线粒体,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结果:丹参多酚酸预处理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和LDH活性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24.47±2.14)%比(34.30±2.31)%、(81.46±13.39)U/g比(142.6±6.46)U/g,均P<0.05],缺血再灌注组与后处理组无明显差异。丹参多酚酸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血液动力学没有明显作用,只是冠脉流量有较小幅度的增加。丹参多酚酸预处理组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6.12±0.42)U/mg比(4.29±0.28)U/mg、(3.42±0.16)U/mg比(2.62±0.96)U/mg,均P<0.05],而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丹参多酚酸后处理组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与缺血再灌注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丹参多酚酸可以维持心肌线粒体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通过降低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线粒体的损伤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分析浙江省2019年至2021年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结果,为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方法:从国家项目数据管理平台导出浙江省2019年至2021年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的资料,计算活检率、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检出率、上消化道癌早诊率,采用χ2检验及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率的差异。结果:2019年至2021年共247 055例受检者纳入上消化道癌机会性筛查,其中233 624例进行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01),且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均P<0.001)。在检出率的比较中,采用无痛胃镜组的上消化道肿瘤性病变检出率低于未采用无痛胃镜组,而采用染色组的高于未采用染色组,HP阳性组的高于HP阴性组(均P<0.001)。结论:严格依据国家推行的方案,可以扩大上消化道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范围,对于提高上消化道病变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但仍需进一步普及癌症知识,提高上消化道癌早诊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