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硫酸镁湿敷对化疗病人局部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给药途经。但在治疗过程中常引起注射部位刺激症状、静脉炎甚至皮肤溃疡、坏死等局部反应。既往许多报道采用25%~50%硫酸镁外敷,多是在化疗后已发生静脉炎的情况下所选用的一种治疗方法^[1],本文通过临床试验和观察,探讨了50%硫酸镁湿敷方法对化疗病人局部反应的影响,以寻找预防和减少局部反应发生的有效湿敷方法,为病人减少痛苦。  相似文献   
2.
子宫颈小细胞癌2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子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SC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记录。SCCCIa1例、Ib期15例、Ⅱb期3例、Ⅲb期5例,SCCC早期即可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并很容易转移至肺、肝、脑等器官;对16例早期SCCC患者中14例采用手术 放疗 化疗或手术 放疗的综合治疗,其中6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13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 放疗或放疗,1例单纯手术治疗,1例接受同步放化疗,8例中晚期患者中2例接受同步放化疗,6例接受典型放疗。结果:15例早期SCCC患者术后病理证实盆腔淋巴结阳性有6例(40%),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的平均生存期为11∶32月。6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手术成功率为100%,2例完全缓解,3例肿瘤缩小>50%,总有效率为83.3%。接受化疗者平均生存期29月,未接受化疗者为18月,接受放疗者平均生存期26月,未接受者22月。8例中晚期行同步放化疗或单纯放疗患者,平均总生存期为22.5个月,2年生存率为37.5%,5年生存率11.1%。死亡患者中有5例死于盆腔复发,3例远处转移。结论:SCCC早期容易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复发率高,对化疗敏感,化疗能改善其预后,SCCC的治疗与预后影响因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与稽留流产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层析法和培养法对176例稽留流产患者和115例人工流产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CT、UU的检测。结果稽留流产组宫颈分泌物CT、UU以及CT和UU复合感染阳性感染率分别为34.7%、39.8%、11.9%,对照组为7.8%、11.3%、2.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发生有关,是造成稽留流产的病因之一。对稽留流产患者进行CT和UU的检测并积极治疗对防止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定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血清中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progesterone-induced blocking factor,PIBF)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RSA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RSA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的正常健康早孕妇女64例作为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PIBF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RSA组PIB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IBF与RSA的发生有关系,PIBF水平降低可能是引起RSA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相同负荷强度的抗阻力量训练对青年和老年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身高、体重相匹配的青年组(n=36)和老年组(n=34)进行16w躯干、上下肢的抗阻力量训练。测试受试者腰椎(L_2~L_4)、股骨近端(股骨颈、Ward三角区、大转子)骨密度,拉力和下肢肌力。结果 (1)(3)干预后青年组股骨颈、Ward三角区和腰椎(L_2~L_4)BMD和拉力显著增大(P0.05),大转子BMD无显著变化;老年组股骨颈、Ward三角区和腰椎(L_2~L_4)BMD、拉力和下肢肌力显著增大(P0.05),大转子BMD无显著变化。(2)拉力与腰椎(L_2~L_4)、股骨颈、Ward三角区和大转子BMD呈显著正相关(r=0.642、0.686、0.600、0.781)、下肢肌力与腰椎(L_2~L_4)和Ward三角区BMD呈显著正相关(r=0.526,r=0.619)。结论 16 w力量训练改善了青年和老年女性腰椎和股骨近端的骨密度且无年龄差异,但对大转子骨密度改善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游泳锻炼对老年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等速肌力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43例肩周炎老年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研究组进行蛙泳锻炼12周;对照组按原生活方式,不进行游泳锻炼.干预前后测试患者肩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和内旋、外旋等速肌力,并进行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肩关节屈、内收和内旋峰力矩显著增大,且大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游泳锻炼能改善老年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肌力,缓解了疼痛,是一种有效的非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84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65.5%。ER、PR阳性表达率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G1级者ER、PR阳性表达率(74.4%、83.7%)显著高于G2级(55.6%、59.3%)(P〈0.01)和G3级(14.3%、21.4%)者(P〈0.05)。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者中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8%、77.4%,〉1/2者阳性表达率为38.7%、45.2%,两者中ER、PR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59.4%、71.6%)分别与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50.0%、20.0%)进行比较,2者比较PR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ER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R、PR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分析子宫内膜腺癌的预后和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区健康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是医疗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对于提升全民健康福祉具有重大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我国社区健康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掣肘因素,并提出优化策略。研究认为,国家政策、基建发展和社会需求为我国社区健康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现实基础,但也面临着理念转向滞后,由传统到数字化的管理理念转变不到位;技术基础薄弱,数字化应用平台建设与运行起步较晚;结构壁垒突出,制度建设不健全导致各主体配合不足;数字标准欠缺,社区健康管理数字规范化运行滞后的掣肘因素。据此,提出如下优化策略:理念革新:提升数字技术推进精准化的行动认知;空间营造:搭建数字化社区健康管理的运营空间;制度跟进:健全数字制度规范激活主体协同治理;科学保障:优化技术在数字化管理中的监督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表达、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组织、6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中COX-2表达,并检测其微血管密度(CD34标记)和癌细胞增殖指数(Ki-67标记)。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微血管密度及Ki-67指数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COX-2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有关,与肌层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微血管密度与组织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与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Ki-67指数与组织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COX-2的表达阳性者其微血管密度值显著高于COX-2表达阴性者(P<0.01),而COX-2的表达阳性组织中Ki-67指数较阴性组织显著增高(P<0.01)。结论COX-2过度表达、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及癌细胞过度增殖共同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COX-2过度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和细胞增殖有密切关系,三者可作为反映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预防、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14ARF、MDM2和p53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为阐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8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4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标本中p14ARF、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4ARF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子宫内膜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P〈0.05),MDM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有高于子宫内膜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P〈0.05),p53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子宫内膜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P〈0.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p14ARF与MDM2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而p14ARF与p5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414,P=0.018),MDM2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26,P=0.016)。结论 p14ARF蛋白失表达及MDM2和p53蛋白过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p14ARF和p53蛋白表达负相关,MDM2与p53蛋白表达正相关,提示三者可能在同一"p14ARF-MDM2-p53"通路中发挥作用,三者的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诊断,并为基因治疗提供可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