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的一种.其临床症状主要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根据最新颁布的RomeⅢ标准[1]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西医对于FD的发病机制迄今还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认为与胃肠动力和内脏敏感性有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少学者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实践辨证施治,已凸显出其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现就近几年取得的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多种因素如:胃肠激素因素、胃肠道动力障碍、内脏敏感性异常因素、脑一肠轴的作用等引起的异质性疾病,同时FD和IBS重叠发病有着>50%的概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还不完全清楚,而且几乎无单一的发病机制能够完全解释所有FD和IBS的临床症状,随着近年来对FD和IBS两病研究的深入,了解其重叠的发病机制将会对FD和IBS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中应用参芪化浊饮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4月该院收治的92例C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参芪化浊饮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疗效、肾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及治疗4周后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水平,以及腰酸膝软、气短懒言、全身水肿、少食纳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RF患者中应用西药联合参芪化浊饮加减治疗的效果更佳,有利于症状缓解及肾功能改善,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胡珂  齐明  黄寻知 《江西中医药》2010,41(12):41-42
<正>1病例介绍患者吴某某,女,40岁,农民。因上腹部胀痛2天于2010年11月10日14时入院。住院号180379。患者于11月8日午饭后突然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满疼痛,无暴饮暴食、饮酒及进食肥腻食物  相似文献   
5.
吴志诚  黄寻知 《山东医药》2011,51(38):113-114
长时间缺血可以导致心肌细胞损伤或死亡,早期再灌注可以改善心肌供血,但同时又加重单纯心肌缺血造成的损伤,出现细胞水肿、细胞膜破坏及超微结果的改变,即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IRI)。IRI发生机制复杂,涉及活性氧(ROS)生成、能量平衡紊乱、炎症刺激、钙超载等诸多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解偶联蛋白(UCP)2在上述病理过程中发挥广泛作用。现将相关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