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9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家诚 《广西医学》1998,20(5):820-822
报道29例胆脂瘤型中耳炎行大鼓室Ⅲ型成形术,取乳突开放术式,重点处理上鼓室外侧壁。以自体或同种异体听骨行重建。着重讨论病灶清除,术式选择以重建中操作要点,术后经随访0.5-3.5年,93.1%病例术后无复发,听力提高〉10dB者达89.7%,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陈迪  吴舜  黄家诚 《新医学》2012,43(8):585-587
目的:探讨鼻窦置换法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合并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2例SOM合并慢性鼻-鼻窦炎患儿(51侧患耳),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29侧患耳)、对照组19例(22侧)患儿,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及鼻腔局部用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鼻窦置换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治愈11侧耳,好转13侧耳,无效5侧耳,总有效率83%;对照组中,治愈6侧耳,好转6侧耳,无效10侧耳,总有效率5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及治疗后两组均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常规药物联合鼻窦置换法治疗伴慢性鼻-鼻窦炎的儿童SO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直接喷雾和氧气雾化吸入给药方式进行表面麻醉在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术中麻醉效果的比较。方法将160例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给药方式,对照组采用直接喷雾给药方式,从咽反射消失、达到麻醉的有效时间、平均耗药量、患者接受用药方式舒适度等方面比较。结果两组咽反射消失及麻醉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氧气雾化吸入方式进行表面麻醉在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手术中的效果优于直接喷雾方式,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和躯体应激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对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手术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钟勤  黄家诚 《医学文选》2006,25(4):747-748
手术后护理记录是护士对手术后病人进行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记载。继2002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医政处新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手册(内部资料)》(以下简称《手册》)。根据其《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要求》,我院使用了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为了解我院外科护士在使用新护理记录单后,手术后护理记录内容是否完整,本文对100份手术后护理记录内容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改善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内容和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前无焦虑、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的例数分别为0、11、16、23例,对照组分别为0、10、18、2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2,P0.05);干预后观察组分别为14、17、11、8例,对照组分别为0、14、20、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5,P0.05)。观察组干预前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的例数分别为0、9、20、21例,对照组分别为0、10、19、2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3,P0.05);干预后观察组分别为13、18、10、9例,对照组分别为0、15、19、1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对疾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术后采用正压通气膨肺加喉头喷雾法拔除气管插管(简称拔管)与采用常规边吸引边拔管2种方法对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差异.方法 将50例10kg以下经鼻气管插管行一期心内畸形矫治术的要幼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正压通气加喉头喷雾法拔管,对照组采用常规边吸引边拔管.观察2组患者拔管后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呼吸道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 2组患者拔管后SpO2、呼吸道并发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正压通气膨肺加喉头喷雾法拔管可预防拔管时SpO2下降,改善通气功能,降低呼吸道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拔管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婴幼儿心脏术后采用正压通气膨肺联合喉头喷雾法拔除气管插管(简称拔管)与常规边吸引边拔管两种方法对心血管指标、动脉血气、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差异.方法 将50例10kg以下经鼻气管插管行一期心内畸形矫治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正压通气联合喉头喷雾法拔除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边吸引边拔除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前、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5,10,1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末梢氧饱和度(SpO2);拔管前和拔管后30min,2,6,12 h动脉血气pH值、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道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MAP、HR、SpO2、pH、PaO2、PaCO2值拔管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HR、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各时刻PaO2、PaCO2,拔管后30 min 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2,6,12h 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管期间未发生误吸和喉头水肿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除误吸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压通气膨肺联合喉头喷雾法拔管可预防低氧血症,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通气功能,减少呼吸道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拔管方法.  相似文献   
8.
胆石症术后T型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石症术后T型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黄家诚(广西区第二人民医院桂林市541002)关键词胆石症;手术;引流;护理胆石症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病变。特别是我国广大的沿海地区,大多数的胆石(50%~90%)是胆管的原发性结石[1,2]。因此而引起的化脓性阻塞性...  相似文献   
9.
废弃输液器改制成一次性灌肠器的方法及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弃输液器改制成一次性灌肠器的方法及使用黄家诚(广西区南溪山医院外六科桂林市541002)关键词输液器;灌肠器;方法;使用灌肠是临床上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手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观察到某些特殊病例如:直肠癌患者肿块阻塞使肠腔变窄,部份年老体弱腹部术后...  相似文献   
10.
胸外科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时机对尿潴留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胸外科全麻术后病人留置导尿管拔除后易引起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为预防尿潴留的发生,目前研究较多的是拔尿管前向膀胱内注入药液刺激排尿反射的方式。根据排尿反射的生理特点,当尿液充盈膀胱,使膀胱内压逐渐升高,病人有明显痛感时,排尿欲望最强。我们采用拔尿管前夹闭尿管,待尿液充盈膀胱至有痛感时拔尿管的方法,与近年来应用的拔尿管前夹闭尿管,待尿液充盈膀胱有尿意时拔尿管的方法对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