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儿科病房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童,采用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医生的医护沟通团队合作评分与护士的专业技能评分、沟通技能评分及患儿的护患关系评分、专业照护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患儿的满意程度(92.00%)明显高于护理前的患儿的满意程度(65.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分层优质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使患儿及其家属更为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类型,严重影响住院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由于患病儿童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在儿科的发生率同样很高[1]。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全新的护理质量管理方式,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降低儿科静脉导管感染率。我院儿科于2012年7月以来,将持续质量管理方式应用于预防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用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入住惠州市惠阳区妇幼保健院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56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各128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训练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干预,共观察8周。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干预组治愈率(64.8%)和有效率(34.4%)均优于对照组(44.5%、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33、9.216,均P<0.05)。干预前对照组和干预组限制性行为[(61.21±5.41)分比(61.54±5.37)分]、影响社会心理[(64.02±4.87)分比(64.13±4.96)分]、形成社会尴尬[(62.26±5.01)分比(62.37±5.08)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限制性行为[(67.12±7.42)分比(77.31±6.28)分]、影响社会心理[(69.26±5.64)分比(78.52±6.45)分]、形成社会尴尬[(70.45±7.46)分比(77.55±7.82)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417、2.819、2.744,均P<0.01)。结论对于产后尿失禁患者尽早给予生物反馈联用盆底肌训练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