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强化小儿神经康复科消毒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大方面的措施。提高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和营养,减少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相关古文献进行研究,了解古文献中关于湿疹的病因的相关记载.方法 查阅相关古文献书籍,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古文献研究表明,湿疹发病,主要因素是湿热为患,内外合邪而致.结论 古文献研究表明,对于湿疹病因的认识,古文献研究同现代研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内服干预治疗湿疹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图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和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等中文数据库(1999~2009),全面搜集有关中药内服治疗湿疹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对文献进行筛选,纳入中药治疗湿疹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handbook5.0提供的标准,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0软件。结果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经临床异质性检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得出中药内服治疗湿疹有明显的疗效且优于对照组。结论由于中药内服治疗湿疹的随机对照研究开展较少,纳入研究质量较低,故中药治疗湿疹的有效性尚缺乏足够的证据,有待进一步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脑瘫患儿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初步探索合理的预防措施,为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9月小儿神经康复科患儿的年龄、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住院时间、病原体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是主要感染部位。从发病情况来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0.4~0.6岁、1~10岁的患儿在同龄住院患儿中的比重均〉10%;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中,0.4~3岁患儿较多,在同龄住院患儿中的比重〉10%;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种是口腔链球菌(33.99%)、卡他布兰汉菌(29.25%)、肺炎克雷伯菌(11.86%);急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致病菌种主要是口腔链球菌(31.09%),卡他布兰汉菌(28.57%),大肠埃希菌(10.08%)。结论:防治呼吸道感染、重视病原菌培养、增强患儿机体免疫力对降低脑瘫患儿院内感染率十分重要,尤其要重点防治一些年龄段的患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强和完善院科两级消毒隔离质控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两级消毒隔离质控质量的统一。方法对本院2008年院科两级消毒隔离质控结果进行分析,寻找两级质控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加强院科两级消毒隔离质控的方法并实施。比较加强和完善院科两级消毒隔离质控方法前后,院科两级消毒隔离质控质量的差异,内容包括人员管理、无菌技术管理、环境管理、污物管理4方面。结果加强和完善院科两级消毒隔离质控方法后,院科两级消毒隔离质控结果一致性较好,在无菌操作、环境管理、人员管理、污物管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建立两级质控支持系统,加强对质控员的培训,提高科室的自我质控水平和改进质控检查方法,对提高两级消毒隔离质控结果一致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并为建立肠道病毒监测体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2010年6月至12月手足口病哨点检测轻症及重症病例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哨点监测中的轻症病例随机采集5份粪便样本,重症病例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再取患儿的粪便样本,送佛山市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室进行检测。结果:每月哨点监测结果显示手足口病轻症病例中以肠道病毒(EV)为主,占65.71%,其中EV71占40.0%;重症病例中EV71病毒检出率较高,占97.44%(含1死亡病例),重症病例集中出现在6—8月,平均年龄3.05±1.13岁,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的儿童,占87.18%,男女病例比例是2.9:1。结论:EV71是2010年下半年佛山市南海区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茵,也是引起手足口病死亡和重症病例的主要毒株类型,重症病例好发于0~3岁的男性儿童,集中出现在夏季及初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真菌颗粒剂内服配合香莲外洗液外用治疗足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单盲法设计,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抗真菌颗粒剂内服及香莲外洗液外用,对照组单用香莲外洗液外用;2周为1个疗程;分别治疗2个疗程,对停药时及停药2周后的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疗效评价的结论建立在ITT意图治疗分析的基础上;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其在停药两周时其临床疗效、真菌学清除率、综合疗效以及皮损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1例发生局部皮肤红肿,发生率为3.57%。结论:抗真菌颗粒剂内服配合香莲外洗液外用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分析我院脑瘫患儿院内感染发病情况,并对相关病原体进行药敏分析,探索合理的预防措施,为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9月小儿神经康复科脑瘫住院患儿进行逐一病历查询,对病原体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发病情况来看,呼吸道疾病是我院脑瘫患儿院内易感疾病。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种是口腔链球菌(33.99%),卡他布兰汉菌(29.25%),肺炎克雷伯氏菌(11.86%)。结论防治呼吸道感染对降低脑瘫患儿院内感染率十分重要,可以根据药敏结果对院内感染患儿进行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9.
本院通过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建立医疗废物管理体系,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置流程,落实暂存地管理、质量控制、督导,有效地避免了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规范医疗废物处理各环节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