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在指端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因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的42例患者的48指,所有患者均应用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进行逆行转移,对患者的手指远端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手术结束后,观察患者的修复效果、手指功能和外形。结果:42例患者的48指,其中36例患者的39指皮瓣移植全部成活,成活率为81.2%;有4例患者的6指皮瓣在移植后出现部分坏死,占12.5%,然后医护工作者对患者进行换药处理2周后,创面完成愈合;有2例患者的3指皮瓣完全坏死,改用其他部位皮瓣进行再次手术以修复创面。在手术后4~12个月内对42例患者均进行了随防,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观察患者的患指恢复情况。发现所有经手术治疗的患指的指端及指腹饱满度恢复良好,经修复的皮瓣颜色和质地均良好,患者对患指的外形恢复较为满意;远侧指间关节伸曲功能恢复良好。主动伸屈范围:屈曲约55°~85°,平均60°,伸直约0度;所有48例患指深感觉恢复均得到恢复,有42例患指的浅感觉得到恢复,皮瓣两点辨别能力为8~10 mm。结论: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在指端软组织修复手术中,可以有效地恢复指端软组织缺损,且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和神经。该方法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是修复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1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DHS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和DHS均能用于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效果比DHS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与联合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和固定后踝骨折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5例)。2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的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联合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和固定后踝骨折治疗,2组均给予术后处理。术后1年比较2组的优良率,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比较2组下胫腓重叠距离。结果 A组优良率为95.0%,B组为9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第2天及术后1年下胫腓重叠距离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相比,联合修复下胫腓前韧带和固定后踝骨折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螺钉以及螺钉断裂的风险,能更好地恢复踝关节下胫腓联合的解剖结构及生物弹性,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活血止痛熏洗剂结合功能康复训练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活血止痛熏洗剂,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踝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肿胀消退程度评分、Baird踝关节评分、AOFAS后足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90.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胀消退程度评分、Baird评分、AOF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止痛熏洗剂联合常规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消除踝关节肿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