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不明原因肺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86例不明原因的肺部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86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3例患者采用X线胸片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活检对其进行诊断,B组43例患者采取X线胸片联合电子支气管镜对其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诊断方式对各种疾病的检出率,比较两组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电子支气管镜对气道狭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其他疾病二者无明显差异;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后患者气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电子支气管镜,同时二者均可引起组织损伤。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与电子支气管镜对不明原因的肺部病变的诊断有着重要作用,但二者各有利弊,临床工作中应视患者具体病情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入院的6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住监护室时间、院内死亡率、住院天数及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23%,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监护室时间为(12.5±3.5) d、住院天数为(19.5±4.3)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8±5.2)d和(29.6±5.8)d,观察组住院费用为(1.8±0.9)万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6)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为2.94%、院内死亡率为2.9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53%和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细菌性肝脓肿的治疗方法也不断增多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术是近些年来随着介入超声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于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9月对 2 6例患者进行了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1.1 1 一般资料 共 2 6例 ,男 17例 ,女 9例 ,年龄 5~ 82岁 ,单发脓肿 11例 ,多发脓肿 15例 ,脓腔直径为2~ 11cm。1.1 2 临床表现 畏寒、寒颤、发热、右上腹疼痛、肝区叩击痛 ,WBC >10× 10 9/L ,肝脏B超及CT扫描提示占位病变伴液化 ,脓肿可能性大。其中右叶脓肿 2 2个 ,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早期评估心搏骤停后昏迷病人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心搏骤停复苏成功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的昏迷病人[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为研究对象,记录入组病人第1、2、3天的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GCS评分、ONSD;记录病人治疗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评分(CPC)以评定神经功能预后,比较预后良好组(CPC 1~2分)和预后不良者组(CPC 3~5分)在S-100β蛋白、NSE、GCS评分、ONSD的差异;评估ONSD与S-100β蛋白、NSE、GCS相关性,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ONSD预测昏迷病人预后的有效性。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病人38例。预后不良组(27例)心搏骤停后ONSD第1天(5.11±0.70)mm、第2天(4.99±0.74)mm、第3天(5.01±0.70)mm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11例)ONSD第1天(4.35±0.59)mm、第2天(4.23±0.57)mm、第3天(4.03±0...  相似文献   
6.
培菲康联合思密达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肠炎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消化科门诊病人的1/3~1/4,以往多采用抗感染治疗,虽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所致的耐药性、毒副反应、菌群失调等情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急性肠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观察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联合思密达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我科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对门诊就诊的急性肠炎患者随机分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撤机指标。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重症监护病房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通气时间>72 h的患者达到临床脱机标准后血气分析、呼吸力学以及肺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成功撤机47例(成功组),失败33例(失败组)。两组p H、Pa CO2、Pa O2、动态顺应性、平均气道阻力、氧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活量/潮气量、最大吸气负压及浅快呼吸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肺功能指标(肺活量/潮气量、最大吸气负压及浅快呼吸指数)可用于指导长期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选择脱机的时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咪唑安定在清醒镇静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内镜检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同时减轻甚至消除病人的痛苦及焦虑,提高患者对胃镜检查的接受程度,作者等在胃镜检查中静脉应用咪唑安定(商品铝:力月西)进行清醒镇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种准确预测无创通气能否应用于COPD急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方法。方法 分析无创通气应用前的临床和肺功能指标以及进行无创通气1h后的变化值与无创通气在COPD呼吸衰竭中应用成功与否的相关性并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 符合条件的45例病人中的35例成功应用无创通气,10例失败;成功组的病人在接受无创通气前有较高的意识水平,在应用无创通气1小时后病人的PaCO2、pH和意识水平即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应用无创通气前较高的意识水平以及应用无创通气1h后的pH、PaCO2和意识水平的改变值与COPD急性呼吸衰竭病人对无创通气的反应性有关;建立的回归方程可用于预测无创通气能否在此类病人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时,应用高流量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无创通气和观察组高流量通气。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等血气指标,用于评价其效果,此外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无显著差异,经过分组治疗后两组均出现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改善数值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口腔干燥程度基本相近,分组治疗后对照组明显变差,且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流量通气治疗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各项情况,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