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人群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健康体检筛查的代谢综合征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 n=180)和对照组( n=178),对照组进行一般健康告知、发放相关宣传折页、自由参加健康讲座;干预组制订系统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转变方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利用信息化手段督促患者加强自我管理,定期追踪随访。干预2年后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经过2年系统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后,干预组患者健康行为转变率由25.56%上升至70.00%,对照组仅从26.97%上升至42.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10, P<0.05);干预组患者在健康知识、健康信念转变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体质量指数为(25.7±3.2)、腹围(82.3±8.6)cm、收缩压(126.14±15.21)mmHg、舒张压(80.12±6.02)mmHg、空腹血糖(5.78±0.76)mmol/L、总胆固醇(5.40±0.84)mmol/L、三酰甘油(2.38±0.4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36±0.90)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37,2.976,7.065,15.210,10.233,5.307,4.450,7.963;P<0.05)。结论系统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手段可以增强代谢综合征人群自我管理意识并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臂丛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生理检查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肌电图(EMG)、神经电图(NCV)及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并与手术探查中的发现相对比。结果:电生理检测结果与手术发现完全及基本符合率为92.3%。结论:电生理诊断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范围、性质、部位与程度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符益冰  黄绍娴  黄冠中 《河北医学》2005,11(12):1104-1105
目的:分析脑电图剥夺睡眠诱发试验在癫痫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记录被剥夺睡眠的睡眠脑电图变化.结果:与本组常规脑电图比较,痫样放电检出率提高至79.31%.结论:剥夺睡眠诱发试验能明显提高癫痫儿童脑电图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31例脑死亡患者的脑电图(EEG)变化,探讨其在脑死亡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便携式数字EEG仪对符合脑死亡临床标准的31例患者进行脑电检查。结果:31例患者中28例(90.32%)在临床标准判定脑死亡后作EEG描记均呈脑电静息,3例在第一次EEG描记时有脑电活动,但在12h后的描记呈脑电静息。结论:EEG作为脑死亡判定标准之一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而且在判定脑死亡过程中EEG应多次检查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声像图特点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对136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的经阴道超声的二维声像图、血流信号强度和肿瘤内径3个指标分级,分析其与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CA125)、骨桥蛋白(OPN)、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溶血磷脂酸(LPA)的相关性。结果四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随超声信息分级的升高而增加,呈正相关(P〈0.01)。二维声像图与CA125、LPA呈高度相关(rs〉0.8),与OPN和TSGF呈中度相关(L〉0.6);血流信号强度与LPA呈高度相关(rs〉0.8),与CA125、OPN、TSGF呈中度相关(rs〉0.4);肿瘤内径与LPA呈高度相关(rs〉0.8),与CA125呈中度相关(rs〉0.6),与OPN和TSGF呈低度相关(rs〈0.4)。结论超声检查结合LPA、CA125的检测可能较结合OPN、TSG的检测,对卵巢上皮性肿瘤严重程度的判定更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黄冠中  黄绍娴 《广东医学》2005,26(11):1499-1500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的24 h动态脑电图,研究动态脑电图对癫痫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癫痫患者的24 h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痫样放电的情况。结果24 h动态脑电图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差异有显著性(P<0.01)。自然睡眠期痫样放电检出率明显高于清醒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76.1%出现于NREMⅠ~Ⅱ期。结论24 h动态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和睡眠关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度分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接受99Tcm-MIBI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病例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冠心病组的内中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冠心病高危组显著高于冠心病低危组(P&lt;0.01),随着冠心病危险度的增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结论:冠状动脉危险度分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两者联合检测能对冠心病患者心脑卒中的危险性起到良好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性瘫痪患儿的脑电图与经颅多普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冠中  黄绍娴 《海南医学》2006,17(5):131-132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的脑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点.方法应用脑电图对43例脑瘫患儿,经颅多普勒超声对43例脑瘫患儿和36例正常小儿的脑血流参数进行对照检测.结果43例脑瘫患儿脑电图均异常.经颅多普勒检测脑瘫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反映颅内血流阻力指数PI、RI,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电图和TCD对脑瘫患儿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和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度分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接受99Tcm-MIBI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病例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冠心病组的内中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冠心病高危组显著高于冠心病低危组(P<0.01),随着冠心病危险度的增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结论:冠状动脉危险度分级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两者联合检测能对冠心病患者心脑卒中的危险性起到良好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与康复对照组,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康复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电刺激治疗组患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2组患儿总疗程均为3个月。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估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儿大脑前、中、后动脉(ACA,MCA,PC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2组患儿经治疗后,发现电刺激治疗组共显效19例(42.2%),好转24例(55.4%),有效率为95.6%;康复对照组共显效10例(22.2%),好转27例(60.0%),有效率为82.2%;2组患儿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电刺激治疗组患儿GMFM评分明显高于康复对照组(P〈0.01)。2组患儿治疗前,其ACA、MCA及PC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后电刺激治疗组患儿ACA、MCA及PC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01或P〈0.05),而康复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可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增强疗效,并提高脑瘫患儿颅内血流速度,改善脑循环状况,是针对脑瘫患儿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