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目的:系统评价理气活血类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7月。筛选出理气活血类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Jadad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和R3.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8个研究,总样本量7 467例,干预措施包括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理气活血滴丸、冠心丹参滴丸、心可舒片、血府逐瘀胶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共8种理气活血类中成药。结果显示,心绞痛疗效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速效救心丸(0.815)>复方丹参滴丸(0.804)>银丹心脑通软胶囊(0.801)>冠心丹参滴丸(0.447)>心可舒片(0.444)>血府逐瘀胶囊(0.378)>理气活血滴丸(0.247)>复方丹参片(0.063)。心电图疗效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速效救心丸(0.790)>冠心丹参滴丸(0.784)>血府逐瘀胶囊(0.734)>理气活血滴丸(0.569)>心可舒片(0.519)>银丹心脑通软胶囊(0.362)>复方丹参滴丸(0.242)>复方丹参片(0.000)。综合2个结局指标,速效救心丸、冠心丹参滴丸、血府逐瘀胶囊疗效较佳。结论:气滞血瘀型心绞痛患者可优选速效救心丸,但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该结论仍需开展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异病同治”冠心病和焦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BATMAN-TCM数据库获得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结合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冠心病和焦虑症相关的疾病靶点;对药物与疾病靶点映射得到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冠心病和焦虑症的共有靶点,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运用R语言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 Cytoscape3.7.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应用Auto Dock vina软件对PPI网络中关键靶点与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网络分析结果显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74个有效活性成分参与调控92个共有靶点,通过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等121条信号通路实现对冠心病和焦虑症“异病同治”的作用。结论 现有研究初步揭示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异病同治”冠心病和焦虑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可能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医药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 Med、Cochrane图书馆各建库日期至2018年8月,比较中医药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AMI后心室重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再用Grade Pro软件对主要结局指标进行证据等级评价。结果:共纳入17项研究,共计1 50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联合治疗可减少左室舒张末容积(SMD=-0. 37[-0. 63,-0. 12]),减小左室质量指数(SMD=-0. 41[-0. 76,-0. 07]),升高左室射血分数(SMD=0. 79[0. 58,1. 00]),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常规治疗(OR=4. 56[2. 27,9. 17])。结论:中药能安全有效地减轻AMI后患者心室重构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潜降颗粒联合叶酸对H型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H型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与潜降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服用常规降压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及叶酸片治疗,在此基础上,潜降组加用潜降颗粒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并对治疗1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及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潜降组对MoCA评分的升高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潜降组对Hcy的下降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12个月后,潜降组和对照组MMSE、MoCA总有效率分别为30.0%、33.3%和23.3%、26.7%,潜降组的MMSE疗效和MoCA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潜降颗粒联合叶酸可以有效降低血清Hcy水平,改善H型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是识别率和诊治率较低。目前西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炎症反应、神经内分泌学说、血小板活化、内皮损伤等相关;中医认为气血阴阳亏损以及气滞、血瘀、痰浊为主要病因病机。治疗方式主要是在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上,联合中西医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焦虑抑郁,有效控制其危险因素。现主要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全身关节过度活动(GJH)患者平地行走及下坡步行时膝关节步态图特征。 方法招募18~24岁健康大学生志愿者(排除膝关节外伤史等),分为全身关节过度活动组(GJH组,Beighton评分5分,21人)和正常组(49人)。采集性别、身高、体重等信息,使用国际膝关节评分(IKDC)2000、Lysholm评分等问卷调查膝关节功能,测量Beighton评分系统的指标。采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测量受试者平地行走和下坡步行时的膝关节运动学参数。 结果屈伸自由度上,平地行走时GJH组和正常组无明显差异,但在下坡步行时,在摆动相GJH组较正常组表现出更大的屈曲角度,最大屈曲角度:(67.40±5.48)°vs (62.27±6.57)°(t=-2.961,P<0.01)。与正常组相比,在内外旋和前后位移自由度上,无论是平地行走还是下坡行走,GJH组均表现出较大的外旋角度和前向位移,平地支撑相中期12%前后位移:(0.73±0.45)mm vs(0.23±0.27)mm(t =-4.713,P<0.001),且在下坡行走时,外旋角度和前向位移,支撑相中期12%前后位移:(0.78±0.62)mm vs (0.20±0.36)mm(Z=-3.873,P<0.001),增大更明显。 结论GJH患者在下坡步行时表现出更明显的步态参数的变化,以适应功能需求更高的下坡运动,可能是由膝关节周围肌肉来代偿的。针对步态参数的异常,可通过步态再训练及关节稳定性训练,以增强关节过度活动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从而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药(SSR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 下简称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为抗抑郁药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提供现代药理依据。方 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数据库、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建库起至2019年 12月关于抗抑郁药治疗CHD合并抑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Mate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 项研究,纳入研究对象1 124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 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C 反应蛋白[SMD=-0.85(95% CI:-1.32,-0.37)]、白细胞介素-6[SMD=-1.22 (95% CI:-1.49,-0.95)]、白细胞介素-8[SMD=-1.17(95% CI:-1.48,-0.87)]、肿瘤坏死因子- α[SMD= -2.04(95%CI :-2.30 ,-1.78)]均降低;试验组冠心病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23(95% CI:1.01,1.51)], 心肌梗死再发率低于对照组[R^R=0.3(95% CI:0.12,0.74)];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SDS 评分:SMD=-2.04 (95% CI:-2.87,-1.20);HAMD 评分:SMD=-4.73(95% CI:-6.23,-3.23)]。结论文献证据表明,SSRI类抗抑 郁药可有效降低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CRP、IL-6、IL-8、TNF-α水平,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