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前臂桡侧逆行筋膜瓣做成带血管的管,使移植肌腱在管内滑动,移植神经有基床,适用于治疗腕部屈肌系统严重损伤而又无需牺牲桡动脉。患者,28岁男性,三年前被高压电击伤,引起腕部和屈肌腱严重损伤,功能阻碍。术中见尺神经、尺动脉缺损长12cm,除拇长屈肌和桡侧屈腕肌外屈肌腱广泛粘连。术中将腕部纤维组织切除。筋膜瓣向上剥离,保留最远侧两条穿通血管,于其上卷成2个管形。用指浅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致自发性手指肌腱断裂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对8例自发性手指肌腱断裂的患者(均有3~8年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史),其中2例拇长伸肌腱断裂,采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3例环、小指指伸肌腱断裂,采用环指指伸肌腱与中指指伸肌腱端侧编织缝合,示指固有伸肌腱移位修复小指固有伸肌腱;2例中、环、小指指伸肌腱断裂,采用冷冻异体指伸肌腱移植修复。1例拇长屈肌腱断裂,采用环指指浅屈肌腱转位修复。结果术后局部滑膜和肌腱组织送病理检查均显示为慢性炎症伴局灶性坏死。术后随访6个月~7年,未见肌腱再次断裂,优良率为100%。结论多根肌腱同时断裂是类风湿关节炎致自发性手指肌腱断裂的常见特点,手术采用肌腱转位或异体肌腱移植术,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对197例拇指Ⅲ~Ⅳ级缺失者,采用自体姆甲瓣游离移植包裹冷冻异体手指的复合组织(骨、关节、肌腱、腱鞘)再造拇指200指。笔者认为冷冻能降低异休手指组织的抗原性,术前、后不用抑制排异反应的制剂与激素,无急性排异反应发生。手术成功率96.4%,异体手指存活率91.5%。术后3个月感觉恢复,测定对掌功能144例,优良率为91.6%。平均随访时间4年5个月,部分病例远期出现异体骨吸收及关节变性,可能与骨片未镶嵌好,术后活动过早及慢性排异有关;但主要是移植组织未及时恢复神经血管的营养支配有关。为此取■甲瓣时内附着趾关节2块骨片,挖去异体指骨内骨髓,植入自体新鲜红骨髓及松质骨,有利于血管长入异体骨及促进宿主对其爬行替代。提出合理设计供足阳趾胫侧的保留皮瓣,尽量维持趾长度,供皮瓣区中厚皮片植皮,保存第1背侧跖骨肌及跗内外侧血管及足背皮神经,可减少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子脱毛治疗相关操作技巧。方法应用强脉冲强脉冲光子脱毛方法,治疗113例患者计121个部位,对毛发的密度、色泽及硬度等进行随访。结果112例患者治疗终止时体表毛发均明显减少,患者满意。结论运用恰当的强脉冲光子脱毛操作方法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远端穿支血管为蒂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皮瓣选择,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以腓动脉穿支为远端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端、足跟负重部与足踝前侧或外侧创面16例,以胫后动脉穿支为远端蒂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跟内侧创面6例,以胫前动脉穿支为远端蒂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前侧或内侧创面3例.创面面积3.0 cm×3.5 cm~8.5cm×9.0cm.结果 所有皮瓣均存活,2例远端静脉回流障碍,经换药后痊愈.1例皮瓣远端伤口裂开,重新缝合后痊愈.25例获随访8个月至5年,发现皮瓣外形满意,具有保护性感觉,无磨损破溃,患者穿鞋行走正常.结论 以腓动脉、胫前动脉或胫后动脉穿支为远端蒂的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方法简单,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小腿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避免皮瓣张力是保证皮瓣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拇指桡、尺背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拇指创面的适应证、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4例外伤引起的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大小为1 cm×2 cm~3 cm×5 cm,采用逆行拇指背侧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其中8例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患者中,将皮瓣内皮神经与拇指指神经吻合.结果 5例术后出现皮瓣远端静脉回流障碍,经采取拆除部分缝线,应用肝素生理盐水擦拭皮瓣边缘等应对措施后均未发生皮瓣坏死.平均随访13个月,所有皮瓣均存活,并恢复保护性感觉,其中吻合神经的皮瓣两点辨别觉为8~10 mm.结论 拇指背侧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是修复拇指掌指关节以远任何部位创面的良好选择,吻合皮瓣内的皮神经能较好地恢复皮瓣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创面采用皮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1例患者中,患恶性黑色素瘤者8例、交界痣恶变者2例、慢性溃疡恶变者1例。对所有患者的肿瘤部位首先行距病灶边缘0.5~2.0cm广泛切除,然后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类型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至3年10个月,所有皮瓣均存活,皮瓣感觉恢复良好,有2例患者肿瘤局部复发。结论为避免肿瘤局部复发,切除足跟部皮肤恶性肿瘤时,需距病灶边缘2cm以上行扩大切除。修复切除后的创面不宜应用局部旋转皮瓣。采用足底内侧皮瓣对足跟部负重功能的修复效果较好,足跟部外侧和内侧的创面可采用足外侧皮瓣或内踝上皮瓣修复。腓肠神经伴营养血管蒂皮瓣可修复整个足跟部创面。  相似文献   
8.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色素性病变128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对面部色素性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波长为560nm和640nm的IPL Qnautum SR光子嫩肤仪治疗128例面部色素性病变患者,治疗4~6次,每次时间间隔为2~5周,每位患者对比拍照、记录参数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128例患者中各种病变的显效率分别为:雀斑65.9%(56/85),痤疮后色素沉着斑66.7%(12/18),老年斑71.4%(10/14),咖啡斑40%(2/5),黄褐斑效果不明显.结论:IPL对雀斑、痤疮后色素沉着斑、老年斑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道损伤的预防措施。方法:2007年4月~2012年4月对11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四孔法下行LC。紧贴胆囊壶腹与胆囊管移行部使用电凝及吸引器精准解剖Calot三角,先游离后三角内脂肪、纤维和结缔组织,再解剖前三角,使前后三角贯穿。Calot三角内只有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管状结构,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紧贴胆囊壁夹闭动脉并切断,缘胆囊壶腹部确定胆囊管后夹闭胆囊管并切断。结果:113例完成LC,5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其中Mirrize综合征Ⅰ型1例;Calot三角致密粘连难以分离2例;胆囊管明显增粗、结石嵌顿,疑胆总管继发结石2例。术后戳孔感染4例;肺部感染1例;心律失常1例;戳孔疝1例;胆漏1例,经腹腔引流1周后治愈;胆囊床出血1例,第2日腹腔镜止血治愈;胆总管残石1例,1月后行EST去除;无胆管、血管损伤。结论:急性胆囊炎LC中,应用此方法解剖Calot三角,缘胆囊壶腹部确定胆囊管后夹闭并切断,能有效预防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性化重睑手术方法的疗效评价方法:根据患者的脸形设计切口,术中对切口的设计,眼轮匝肌,脂肪去除量.做内眦开大的条件进行总结,结果:本组60例,术后随访6月~74个月,除一例重睑线部分消失外,其余均效果良好.结论:术式选择和患者的脸形,眼裂的大小有关,手术前的良好沟通是手术效果满意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