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黄联合奥美拉唑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老年胃溃疡患者随机均分威两组,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大黄水煎剂治疗.并选择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一氧化氮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一氧化氮水平治疗组为(66.72±9.78)μmol/L,对照组为(60.03±7.83)μmol/L,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大黄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胃溃疡有较好的疗效,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其能促进患者体内一氧化氮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糖调节受损患者的疗效。方法规定刺激穴位的刺激强度、方向及深浅等量化指标。结论观察135例,显效15例,有效68例,好转36例,总有效率90%。结论针灸改善糖调节受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19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症状、舌脉等四诊信息资料,运用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对24个症状、舌脉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探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有肝郁化火证、脾气虚证、肝郁脾虚证、痰湿蕴结证、湿热内蕴证、血瘀证6个证型。主要相关脏腑为肝脾,病性有虚有实,实证有痰湿、湿热、血瘀、气滞(肝),虚证主要为脾气虚。结论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揭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证候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 1 996年以来采用按摩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 3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 ,年龄最大 2 8岁 ,最小 2 3岁 ;病程最长 3天 ,最短 1天。2 治疗方法  2 1 患者侧卧位 ,医者立于后侧。①在患侧肩背部 ,进行掌揉与拇指揉按 ,重点点揉膏盲、肺俞、肝俞、脾俞、胃俞 ,以酸胀、发热为度。②用掌由肋弓向乳房轻揉摩、推 ,时间为 3min。  2 2 患者仰卧位 ,医者立于一侧。①用一干软毛巾盖于乳房 ,多指轻挤捏全乳。找到肿块部 ,在肿块周围施以柔和缠法 ,逐步移向肿块中央 ,并向乳头方向移动 ,反复操作 ,直至肿块渐软…  相似文献   
6.
当归四逆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可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徐师抓住厥阴虚寒,舌淡脉细涩等辨证要点,灵活运用本方治疗多种痢疾,胆绞痛,寒疝等多种疾病。只要抓准病机,即可得到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某公司办公室职员42人全员体检,年龄25~50岁,平均34.2岁。体检结果发现29人免疫报告异常,占总体检人数的69%,对照当天体检的其他单位和门诊及住院患者同批试剂检验报告,免疫异常者仅1%。经Excel筛选,该公司异常报告数据如表:  相似文献   
8.
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尤其是慢性肾炎,由于蛋白尿长期不易消除,对病人的健康影响很大。1974~1982年,我们以益肾健脾活血方药为主,对慢性肾炎消除蛋白尿问题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60例观察情况作一小结。并对本病的发病机理、辨证论治等有关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 D[25(OH)D]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3名(DM组)其中男74名,女49名。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25(OH)D 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根据25(OH) D 不同水平将患者分为三组,即维生素 D 缺乏组:25(OH)D <20n g/ml(n =43);维生素 D 不足组:20 ng/ml ≤25(OH)D <30 ng/ml(n =68);维生素D 充足组:25(OH)D ≥30 ng/ml(n =12)。分别检查各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分析各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及血清25羟维生素 D 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G 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25(OH)D 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保护因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25(OH)D 呈显著负相关(P <0.05),与 TG 和 HDL -C 呈显著正相关(P 均<0.05)。结论:25(OH)D 为 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横向对比健康体检人群与临床就诊人群抗核抗体(ANA)谱分布状况,分析ANA谱检测在健康体检和医学检查中的差异及重要意义,为阳性人群的纵向追踪打下基础。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每个工作日提取新鲜血清,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采用欧蒙印迹ANA谱3试剂检测15项特异性抗体;结果比较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体检人群ANA滴度〉1:100阳性率14.1%,滴度〉1:320阳性率5.9%,临床就诊人群ANA滴度〉1:100阳性率43.3%,滴度〉1:320阳性率22.4%;两组人群相同滴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人群同一性别ANA阳性率随年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不同性别差异较大,男性随年龄呈平缓上升趋势,女性则在青春期与更年期出现两个峰值。两人群15项特异性抗体出现频率就诊人群显著偏高,频率排序差异也较大,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相关联抗体,抗-M2抗体在体检人群出现频率与就诊人群较接近。结论健康体检人群与临床就诊人群ANA谱阳性率有明显差异;ANA阳性率不同性别随年龄变化趋势不同;15项特异性抗体两人群分布差异较大;高危人群筛查ANA谱对自身免疫病的早期发现、早期防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