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麻醉复合丙泊酚、氯胺硐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骶管阻滞麻醉复合丙泊酚、氯胺硐麻醉组(SBM组,n=20)和单纯氯胺硐丙泊酚麻醉组(BM组、n=20),观察麻醉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变化;比较2组术中氯胺硐用量,术后清醒时间、躁动、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BM组麻醉过程中MAP显著升高(P<0.01)HR和RR明显增快(P<0.01和P<0.05)而SBM组术中氯胺硐用量少(P<0.01),术后清醒时间短(P<0.01)躁动、呕吐不良反应发生少(P<0.05)。结论骶管阴滞复合丙泊酚、氯胺硐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具有镇痛完善、血液动力学稳定的特点,可减少氯胺硐的用量,从而减少了麻醉维持期和清醒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与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组(A组,n=20)和连续硬膜外联合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组(B组,n=20);监测患者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术中(T3)和拔管时(T4)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完全清醒时间。结果:麻醉过程中B组HR、MAP比A组更平稳,且麻醉恢复更快。结论:硬膜外联合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更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子宫肌瘤手术后的恶心呕吐(PONV)状况,使用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够预防恶心呕吐的发生.方法 将择期子宫肌瘤手术手术40例随机分为相同的2组,A组和B组,A组为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组,B组为对照组.在这40例的病例中都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手术结束之后需从硬膜外导管注入1mg的吗啡,使之接PCEA泵,在泵内加入镇痛液,镇痛液的配方0.125%罗哌卡因100mL,内含吗啡4mg,手术结束之后观察2组恶心呕吐的发生反应,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远远高于A组.结论 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够预防子宫肌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可以降低子宫肌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格拉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胆囊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以及用药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观察.方法 将120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分为三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为格拉司琼复合地塞米松组(A组),对照组分别为B组和C组.观察组(A组)在手术后分别注射格拉司琼、地塞米松3 mg、5 mg,对照B组注射格拉司琼3 mg,对照C组术后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对三组患者术后24小时内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A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分别为2例和1例,B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分别为6例和7例,C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数则分别高达15例和13例.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注射格拉司琼复合地塞米松能较好的预防、控制患者术后的恶心、呕吐,对于患者术后的尽快恢复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