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1,2,9,MMP-1,2,9)在高血压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正常组22例,高血压组(HBP组)26例,ACS组49例,HBP+ACS组47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HSA)检测各组血清MMP-1,2,9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immunoturbidimetric method)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分析HBP+ACS组阳性值的血清MMP-1,2,9水平,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HBP+ACS组血清MMP-1,2,9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HBP组及ACS组(P〈0.01),MMP-1,2,9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MMP—1,2,9水平用于HBP+ACS判断的临界值分别为33.25ng/ml、613.18ng/ml和241.14ng/ml,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858和0.895,MMP-9阳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高于MMP-1和MMP-2,阴性似然比低于MMP-1和MMP-2。结论:血清MMP—1,2,9在HBP+ACS中呈高表达,提示血清MMP—1,2,9变化与高血压并发ACS发生发展有关,MMP-9作为预测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或破裂的血清学指标优于MMP-1和MMP-2。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液核酸检测在降低经血传播疾病风险的意义。 方法 对岳阳血站2015年1-12月采集的40 833份血液,均采用2次血清学检测和1次核酸检测, HIV有反应性标本同时送市疾控中心确诊。 结果 40 833份血液标本,经2次血清学检测,39 571份标本无反应性,408份标本HBsAg、抗-HCV、抗-HIV有反应性;经1次核酸检测,39 571份标本中18份有反应性,408份标本中214份有反应性。 结论 血液核酸检测能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提高血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RP、金属蛋白酶MMP - 1、MMP - 3和MMP - 9水平检测在疾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6例冠心病组患者中,急性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2例,非急性期患者4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23例,非陈旧性心肌梗死21例),另以26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受试者血清中CRP、MMP - 1、MMP - 3、MMP - 9水平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清这4项指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中,AMI病例显著高于非急性期病例,而陈旧性心肌梗死与非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例间无显著差异;心肌梗死病例CRP与MMP - 1、MMP - 3和MMP - 9水平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CRP及MMP - 1、MMP - 3、MMP - 9水平变化与心肌梗死病变程度和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5.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的血管破裂出血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为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1],一般所指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即是指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其次为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  相似文献   
6.
具有肾脏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renal significance,MGRS)表现为不同肾脏损害的一组疾病,是一种新的肾病类型,且病种多种多样,疾病机制复杂。当MGRS时,由于B淋巴或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出现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MIg)和/或大量的游离轻链(free light chain,FLC)。完整的MIg可与肾小球的固有细胞相互作用改变以改变其生物学并促进肾脏疾病发展,但单克隆FLC可潜在地改变整个肾单位中各种细胞的功能。鉴于MIg和单克隆FLC与MGRS的关系,抑制MIg和单克隆FLC将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MGRS的方法。该文主要从肾脏受累部位即肾小球、肾小管-间质、肾血管对MGRS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尿毒清颗粒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限制蛋白质饮食、纠正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级酸碱平衡,解除尿路梗阻及禁用肾毒性药物,同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0.9%氯化钠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为4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口服尿毒清颗粒每次5 g,每日4次,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以及不良发应发生率有无差别。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76.32%显著高于对照组51.43%(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 P<0.05) ,且试验组肌酸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低于对照组( P<0.05) ,而肌酸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治疗期间发生皮疹1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过去心衰被认为是一种循环系统的血液动力学障碍,治疗措施在于纠正这种动力障碍,所用药物包括正性肌力药(即强心药)和血管扩张剂.这些药物虽能在短期内取得良好血动力学效应,却不能阻止心衰的发生和发展,甚至增加了心衰的死亡率和其它终点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弥可保,对照组单用弥可保。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优于单用弥可保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红霞  王贤芳 《四川医学》2004,25(10):1122-1122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危重病症之一,近年来随着生长抑素和乌斯他丁的临床应用,使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内科治疗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中毒性肠麻痹所致的内毒素血症以及麻痹性肠梗阻仍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我院自2001年4月至2004年4月对3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除西药治疗外用复方丹参、清胰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