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立大鼠肺鳞癌模型方法学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性肺鳞癌研究中.首先要建立一个动物模型。如何快速、准确地建立动物肺癌模型对深入研究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有重要作用。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不同方法和途径.建立了多种肺癌模型。田鸿生等建立的肺癌模型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模型具有诱癌局限于右肺下叶及心后叶,只诱发肺鳞癌,无肺外癌的发生,诱癌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IV阳性患者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和比较14例HIV阳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观察组)与10例HIV阴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对照组)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观察组10例CD4<200个/μl者,6例表现斑片状渗出,2例出现网结节影,1例为均匀结节影,1例为非均匀结节影,有3例发生肺外结核;4例CD4>200个/μl者表现为均匀性和非均匀性的结节影.对照组全部表现为均匀性和非均匀性的结节影.结论HIV阳性合并血播型肺结核,当CD4<200个/μl时其影像学表现与一般免疫功能正常者不同,主要表现为斑片状渗出性病变,且肺外结核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3.
2005年中国现有HIV感染者预计约65万,检测发现的HIV感染者为14.1万人,与估计的感染者相差约51万人。在美国约半数以上的HIV感染者是先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后才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PCP的临床诊断十分困难,其主要原因是:虽然患者临床症状明显,但肺部体征较少;患者常常无痰,卡氏肺孢子虫的检出率较低,因无可靠的方法在体外长期培养卡氏肺孢子虫,因此对其生活周期了解较少。为此,作者收集21例PC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肺鳞癌的供血动脉进行动物实验与DSA造影研究,探讨肺动脉是否参与肺癌供血。方法:在48只大白鼠诱发肺鳞癌模型中,用2种颜色的硅酮灌注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肺癌的供血动脉。对原发支气管肺癌(病理证实为鳞癌)分别行支气管动脉(78例)和肺动脉(26例)DSA检查(用Philips VS000血管机)。结果:肺鳞癌供血动脉均为支气管动脉。在人体肺癌肺动脉造影中,42.3%(11/26)为正常:肺动脉萎缩闭塞38.5%(10/26),其中9例伴肺不张: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短路19.2%(5/26)。动物实验发现支气管动脉明显增粗,62.5%肺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萎缩、破坏,37.5%肺动脉表现基本正常。结论:诱发性肺鳞癌与人肺鳞癌均为支气管动脉供血,肺动脉不参与肺癌的供血。  相似文献   
5.
利多卡因在肝癌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在肝癌化疗栓塞中止痛疗效。方法:将340例中晚期肝癌分成三组:非利多卡因组56例(未加利多卡因),单纯利多卡因组120例,(经靶血管注入利多卡因)和乳化剂利多卡因组164例(经靶血管注入利多卡因和碘化油乳化液),以Seldinger技术选择插管至肝动脉进行化疗栓塞,然后根据术中和术后止痛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非利多卡因组、单纯利多卡因组乳化利多卡因组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60.7%、77.5%和88.4%,三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利多卡因在肝癌化疗栓塞中止痛 有效,且乳化利多卡因组止痛疗效优于单纯利多卡因组。  相似文献   
6.
肺癌中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肺癌组织进行染色。结果 p53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率为52%,与肺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Bcl-2蛋白表达率为50%,p53及Bcl-2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肺癌组织中p53,Bcl-2蛋白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该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作者详细阐述本世纪肺结核的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并回顾了不同类型肺结核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及CT在肺结核的诊断治疗方面的地位。结核的唯一确诊标准是在病人的标本中培养出结核杆菌,一份完整的临床诊断必须包括:病史、体检、胸片、痰涂片和培养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也包括结核菌素试验及血清学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GIST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行CT检查,其中28例注射静脉对比剂后行增强扫描;5例胃双重造影及全消化道钡餐;7例内镜检查;19例超声检查。结果:本组34例病例中67.6%(23/34)经诊断为恶性,29.4%(10/34)为良性,2.9%(1/34)诊断为交界性。CT主要表现为:88.2%(30/34)为实性肿块,其中26.6%(8/30)为均匀密度,73.3%(22/30)为不均匀密度;11.8%(4/30)为囊性肿块,直径3-20cm,其中50%(2/4)可见坏死液化灶;34例肿块中55.9%(19/34)与邻近结构有明显的粘连或直接侵犯周围组织,其中10.5%(2/19)肿块边缘可见条带状钙化;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与明显强化。本组病例肝转移5.9%(2/34),腹膜转移2.9%(1/34),膀胱转移2.9%(1/34)。结论:CT检查可定位诊断,并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颌面部血管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采用 Seldinger 法,用明胶海绵、弹簧圈及线段选择性栓塞血管瘤的供血血管,瘤体内局部注射平阳霉素。结果 4例栓塞加局部注射后,供血动脉完全闭塞,瘤体异常血管团消失。局部肿块明显缩小、硬化或消失。结论颈外动脉栓塞加局部注射平阳霉素联合运用是安全、可靠,具有根治作用的治疗颌面部血管瘤之方法。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诊断(附1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1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肺肺结核2例,表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伴有肺不张;亚急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4例,两肺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浸润型肺结核7例,表现为陈旧性病灶周围炎,伴空洞及播散病灶,病变范围较广。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主要原发肺结核及广泛播散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