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3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不同人群中的麻风血清流行学进行了研究,样本取自江苏宝应、高邮,陕西城固、桔园,湖南桑植、城步,湖北天门、建始,辽宁本溪和美国芝加哥等地,共5861份,其中包括各型麻风病人55例、家内接触者(HC)1083例、配对随机人群(MRP)452例、随机人群(RP)3171例和正常人(NC)380例。正常人采自麻风流行区的(ENC)95例,非流行区的(NNC)285例。除辽宁本溪用 Ms—ELISA 筛选外,其余各地均用 PGL—I—ELISA。结果:1.PGL—I—ELISA 的阳性率(PR):在 HC 为18.5~26.1%,平均21.9%,在 MRP 为20.8%,RP 为15.6%,ENC 为7.4%,NNC 为0~2.4%;用 Ms—ELISA 筛检的,HC的 PR 为28.6%,RP 为10.7%。PR 的顺序为 HC≈MRp>RP>ENC>NNC。2.在各型麻风及 HC 的阳性者血清中,IgA 与 IgM 的趋势一致,从 HC→LL 呈渐升之势,但 IgM 明显高于 IgA;IgG 与 IgM 水平呈相反交叉趋势,即在 BT/TT IgG>IgM,在 LL/BL IgM>IgG,在 HC IgG 亦略高于 IgM。3.在 HC 中 PR 之相对值女>男,统计学上无差别;6~50岁的 HC 之 PR 高,15~25岁组为高峰;与 MB 接触的 HC 的 PR 高于与 PB 接触的 HC,MB/PB≈2。接触患病父母的子女的 PR 明显高于其余,其次为夫妻之间,其它接触关系相近;双亲均为 MB 的与一方为 MB 另一方为 PB 的,结果无差异,但与双亲为 PB 的有明显差异;双亲中仅一方为麻风的(MB 或 PB),接触 MB 的 PR 明显高于接触 PB 的。接触者的性别等的影响,尚不能确定。总之,接触者的年龄、被接触者的病型、HC 之血缘关系、接触的密切程度和机体抵抗力等因素可能对 PR 的高低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bomatis,CT)感染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引起的疾病范围广泛,并能导致诸如盆腔炎及异位妊娠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在诸多的CT实验室诊断方法中,细胞培养仍是诊断CT感染最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梅毒螺旋体外膜蛋白在梅毒螺旋体生物学及致病性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对外膜蛋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此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梅毒外膜蛋白--梅毒螺旋体重复蛋白家族、Tp0257(Cpd)、Tp0326(Tp92)、Tp0453、Tp0751和Tp0971的基因特点及功能,以及可能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用Ms-ELISA检测麻风病人血清抗体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麻风抗体检测试验研究基本沿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发展对麻风杆菌特异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建立可靠的麻风血清学诊断试验;二是用麻风杆菌或其它分枝杆菌和不做吸收处理的麻风血清进行试验,侧重于检测麻风血清中非特异的抗体与麻风杆菌负荷量和疾病状态的关系,旨在提供全球性评价所需要的抗原。在这方面,国外已有用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s)整菌及菌壁提取物作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目前梅毒血清学诊断试剂的质量,为性病检测选用合适的试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日本Fuji公司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及美国BD公司快速血凝反应素试验(RPR)试剂作为参比试剂,广西和福建两家省级性病中心实验室参与,对11种梅毒血清学试剂进行了评估。结果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用试剂的敏感性为90.9%~100%,特异性79.6%~100%;梅毒螺旋体血清学检测用试剂敏感性为91.8%~100%,特异性96.1%~100%。结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及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检测用试剂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国产梅毒诊断试剂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梅毒螺旋体外膜蛋白在梅毒螺旋体生物学及致病性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对外膜蛋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此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梅毒外膜蛋白--梅毒螺旋体重复蛋白家族、Tp0257(Cpd)、Tp0326(Tp92)、Tp0453、Tp0751和Tp0971的基因特点及功能,以及可能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蛋白质类封闭剂在麻风抗体检测ELISA中的封闭效果和以P/N比和t测验做为评价效果的指标,比较了不同封闭对同一抗原,同一封闭剂对不同抗原以及同一封闭剂不同浓度时的封闭效果。结果表明受试的各封闭剂在受试条件下以P/N为指标均显示了可靠的封闭效果(P/N>10),按P/N比大小,其顺序为:10%BSA(193.0)10%SM(146.0),20%EA(97.5)5%EAC(26.1),10%NGS(22.8),10%EA(18.0),5%BSA(16.0)。对两种廉价的封闭剂SM和EA以P/N比和t测验为指标进一步研究表明EA浓度在10%,15%和20%,SM浓度在5%和10%显示最佳结果。全面比较封闭效果、价格高低、贮运、来源难易等条件后认为SM,EA应作为首选封闭剂推广应用,特别是后者更符国情。  相似文献   
8.
用传统方法(TM,包括生化和培养特性)和现代方法(MM,包括Mc Ab—ELISA及巢式引物基因扩增试验—NPGAA)对57株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AFB培养物进行鉴定。从人麻风瘤分离出的AFB培养物的代表株(M.A1、7、13、21及22),用TM鉴定为不同于已知标准分技菌的新种,而用McAb—ELISA和NPGAA则鉴定为不属于麻风菌。从疑似结节病病人皮损中分离的培养物代表株(M.S17、1、2、2R、7及23),对M.S17仅用TM即鉴定为瘰疬分枝菌;其它株用TM和MeAD—ELISA鉴定,表明其不同于麻风菌,而与结核菌密切相关,用NPGAA,则鉴定为结核菌,作者认为虽然MM对检测的鉴定分枝菌要比TM敏感和特异得多,但TM和MM都非常有用,尤其是两者结合能相互补充。更加完美使如何选择这些方法的单用或联用,要依研究目的及实际需要而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007-2009年全国各级性病检验实验室沙眼衣原体(Ct)抗原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以利提高性病临床实验室Ct检测水平.方法发放Ct质控标本2007年76份,2008年168份,2009年175份.要求各性病实验室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回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参比实验室.性病控制中心对各实验室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将结果反馈至各实验室.结果参评实验室Ct检测合格率从2007年的84.93%提高到2009年的92.14%,优秀率从2007年47.95%提高到2009年的70%,不合格率则从2007年的5.48%下降到2009年的0.71%.检测结果还显示,省级中心实验室和自愿参加的各级性病实验室Ct检测能力普遍较高,少数国家级性病监测点实验室检验水平有待提高.结论室间质量评价表明,各级性病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及考核成绩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麻风菌早期感染检测及其主要抗原分析的方法。其着眼点为把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应用于解决麻风防治工作中的难题。 1.建立了:巢式麻风菌基因扩增试验;套式结核菌基因扩增试验;编码麻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