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了避免麻醉医师与非典型肺炎 (SARS)患者在气管插管中零距离接触 ,我们进行了“一次性防SARS简易气管插管罩”的设计研究。在天津市抗SARS专科医院演用3例 ,临床反映良好 ,可以减少麻醉医师在气管插管中被SARS患者感染的可能性 ,并且简单实用。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结构防SARS简易气管插管罩的结构包括 :(1)透明塑料罩 (2)支架 (3)气管插管操作袖(4)两侧备用操作孔。罩材为防病毒聚氯乙烯透明薄膜 ,支架为可拆卸或折叠塑料架 ,头侧备有一副可进行气管插管的操作袖 ,两侧各有一个套袖孔连接呼吸机和用于接吸引器吸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艾司洛尔复合硝酸甘油(NTG)降压与单纯硝酸甘油降压效果。方法:36例ASA Ⅰ-Ⅱ级颅外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艾司洛尔复合NTG组18例,单纯NTG组1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控制性降压时血气,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艾司洛尔能明显加快NTG起效速率,NTG用量减少55.7%,并能抑制单纯NTG控制性降压时反射性心率增快;停止降压后血压平衡上升,RPP值下降;PaO2,BE仅轻度下降,与单纯NTG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艾司洛尔复合NTG控制性降压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无反跳现象,对动脉血气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结合康复疗养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疗养治疗;治疗组在康复疗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离子导入,疗程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β2-微球蛋白(血β2-MG)、尿β2-微球蛋白(尿β2-M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β2-MG、尿β2-MG均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结合康复疗养治疗慢性肾炎,能明显减少蛋白尿,延缓慢性肾炎的进展,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放免法检测3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血清皮质醇、醛固酮和ACTH水平。结果显示,老年肺结核组血清皮质醇、醛固酮水平较老年健康组和中青年肺结核为高,而ACTH则较其为低。老年肺结核组皮质醇、醛固酮和ACTH水平超过正常值者分别为19例(63.3%)、9例(30%)和3例(10%),与中青年肺结核组比较前两者差异显著。并说明老年患者皮质醇、醛固酮和ACTH水平与病情、化疗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肾衰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低蛋白饮食、降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等。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肾衰宁片,疗程45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治疗45 d后,两组血Scr、BUN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血Scr、BUN水平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肾衰宁片不仅能显著降低患者血Scr、BUN水平,而且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严重缺血或低氧常引起细胞和组织损伤。近年的研究表明,预先短暂缺血或轻度低氧可激发或动员机体内在防护能力,对随后的严重缺血或缺氧产生强大防御和保护作用。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C)是1986年Murry在心肌缺血研究中首先发现并提出,是指通过亚致死性的短暂的缺血过程,诱导组织产生内源性保护机制,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免受或减轻再次发生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血源紧张,除加大无偿献血的力度外.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的临床应用无疑在缓解血源紧张方面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在择期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李耀春  高风  李文硕 《天津医药》2006,34(9):667-668
尿液中的钾来自人体的细胞内、外液.为了了解正常排尿和快速利尿时尿液中钾来自细胞内、外液的比例,笔者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儿童肾小球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病理类型分布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1983年1月~1997年12月间在本院住院并经肾活检确诊的肾小球疾病的患儿。结果 在本文1361例确诊为肾小球疾病患儿中,男性917例,女性444例,男∶女=2∶1;平均年龄9.8±4岁(4月~17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占84.6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15.14%,遗传性肾病占0.22%。在1152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发病率最高者为系膜增生性肾炎,占34.6%,其次为微小病变和轻微病变,占17.8%。在206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紫癜性肾炎发病率最高,占85.4%,其次是狼疮性肾炎,占11.7%。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高发年龄段在7~12岁,占32.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高发年龄段在12~17岁,占43.2%,遗传性肾病多在3岁以后发病而就医。各年龄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组(P<0.01),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性别无显著差异。但在狼疮性肾炎,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1)。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男性多发,高发年龄在7~12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系膜增生、微小病变和轻微病变;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紫癜性肾炎最常见,无性别差异,高发年龄在12~17岁。  相似文献   
10.
不孕症指女子结婚后夫妇同居二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者,称“原发性不孕”。如曾生育或流产后,无避孕而又二年以上不再受孕者,称“继发性不孕”。笔者近年来从补肾疏肝,温经活血,补肾暖宫,活血调经论治,获得良效。现将验案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