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我们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马铃薯外用具有活血化淤,清热解痛之功效。现介绍如下: 1.治疗和预防褥疮当瘫痪肢体受压过久骨突出处出现发红,立即把新鲜的、水分饱满的马铃薯切成薄片(约0.3~0.4cm)贴敷于患处,每隔3~4小时更换一次,贴敷3~4次即痊愈。 2.治疗皮下组织肿胀危重患者伴意识障碍时,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躁动不安,输液针头易滑出血管,药液滴注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且均经组织病理确诊的8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肝转移瘤的位置、大小、密度等影像学特征.结果 8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其原发病灶位于右侧29例,其中横结肠5例,升结肠21例,盲肠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MSCT血管成像与图像后处理技术在经门脉左支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78例接受CT上腹部扫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肝硬化组、正常组,对其原始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评估其分支分型、肝静脉间与和下腔静脉的夹角、门静脉MSCT显示结果、门静脉各段紧密接触面,评估肝脏体积与左、右肝体积。结果78例扫描者肝静脉分型:Ⅰ型52例,Ⅱ型26例;门静脉分型:Ⅰ型61例,Ⅱ型9例,Ⅲ型5例,Ⅳ型3例;肝硬化组的肝右静脉[(63.85±6.47)°]、肝左静脉与下腔静脉夹角[(68.75±6.93)°]均较正常组[(53.27±5.49)°、(56.72±5.76)°]大,肝中静脉与肝左静脉夹角[(64.31±6.58)°]大于正常组[(56.72±5.69)°,P<0.05];肝硬化组门静脉主干长度与直径、门静脉左支直径、门静脉分叉夹角均大于正常组(P<0.05);肝硬化组门静脉左支与肝脏紧密接触面积[(33.69±3.42)%]较正常组[(41.87±4.25)%]小(P<0.05);肝硬化组全肝体积、右肝体积小于正常组,而左肝体积大于正常组(P<0.05)。结论MSCT血管成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应用在TIPS术者,可准确评估其血管解剖信息。肝硬化状态下门静脉右支上壁和后壁,左支顶部、矢状部有密切联系,可作为门静脉安全穿刺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胆系结石患者行MRCP检查,评价低场MRCP在诊断胆系结石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68例患者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可清晰显示胆管、胰管扩张程度和范围,对胆系结石具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但亦有假阴性的存在,如2例胆总管较小结石漏诊、3例胆囊结石未见显示.结论 低场强核磁共振只要具备软件条件且运用得法能显示胰胆管梗阻的部位与程度,结合MR常规图像,对胆系结石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6.
李华  高连荣  郭春锋 《医药论坛杂志》2011,(23):109-110,113
目的脑膜血管外皮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脑膜瘤相似,鉴别困难。本文通过分析脑膜血管外皮瘤的CT及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脑膜血管外皮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分析其CT与MRI表现。9例均行CT平扫,5例行CT增强,8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位于颅底2例、矢状窦3例、大脑镰旁3例、小脑幕1例;肿瘤直径6~9cm,多呈分叶形或不规则形,少数呈椭圆形或扁圆形,并与脑膜或大脑镰和小脑幕有广基底连接,肿瘤周围有水肿伴占位效应,肿块内见囊变和坏死区,但未见钙化。CT平扫肿瘤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有囊变坏死者呈以高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影,3例邻近颅骨有骨质破坏,9例均未见瘤周骨质增生。CT增强扫描,病灶呈均质显著强化,有囊变坏死者强化不均质。MRI平扫,T1WI肿瘤呈等信号,有囊变坏死时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有囊变坏死者呈等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显著强化,6例可见"脑膜尾征",有囊变坏死者强化不均质。结论脑膜血管外皮瘤的CT及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像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证实的脑梗死68例患者按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12例)、急性期(13例)、亚急性期(25例)和慢性期(18例),对每例都进行MR的T1-flair、FSE-T2WI、T2-flair、DWI序列扫描及ADC图像重建,分别测量病灶中心和对侧相应脑组织的ADC值。结果低场磁共振DWI和ADC图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也能做出明确诊断;亚急性期的病灶DWI和ADC图也高于T2-flair、FSE-T2WI序列;对于慢性期的病灶FSE-T2WI高于其它序列,DWI结合ADC图可鉴别新旧病灶。结论低场磁共振DWI和ADC图能对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的脑梗死做出明确诊断;对慢性期病灶也能做到鉴别诊断,并对超急性期、急性期病灶的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序列。  相似文献   
8.
慢性周围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尽管病因、病理各异,但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肢端感染、溃疡、坏死,护理与本病的治疗和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环对患慢性周围动脉疾病的患者,应抬高床  相似文献   
9.
液体疗法是临床的一种有效而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在输液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严重的输液反应与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及病人的预后。因此如何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是我们护理方面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需要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手术证实的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CT资料.结果3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中,选择适当窗位、窗宽,CT均可见腹腔游离气体,穿孔处胃或十二指肠壁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局部可见渗液及小气泡.结论 CT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迅速、准确,是目前诊断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最佳的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