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退变性腰椎病合并髋骨性关节炎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变性腰椎病和髋骨性关节炎是老年群体中的常见病,其症状均可表现为腰腿痛。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发生退变、增生,约21%的老年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X线征像[1]。因此,在临床因腰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症的掩盖,忽略髋骨关节病变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对此,本文作瞻后性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1临床资料我科1990年3月至2004年4月收治200例60岁以上腰椎退变性狭窄、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病人,其中18例合并髋骨关节炎。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66岁(60 ̄92岁),所有病人均摄常规腰椎和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CT或/…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对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采用2种培养方法:(1)PBL在体外用患者肿瘤组织学相关传代骨肉瘤细胞(灭活处理)刺激5天再经rIL-2诱导12天;(2)单独rIL-2,激活培养PBL3~5天;分别获取rIL-2诱导体外刺激细胞毒淋巴细胞(rIL-2-CL)和LAK细胞。借助~(51)Cr释放试验对2种效应细胞形成及体外抗瘤能力进行比较性研究。结论:rIL-2-CL主要是一种特异性较高,杀伤活性强烈CTL细胞群,对抗LAK细胞的骨肉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对骨肉瘤患外周血淋巴细胞(PBL)采用2种培养方法;(1)PBL在体外用患肿瘤组织学相关传代骨肉瘤细胞(灭活处理)刺激5天再经rIL-2诱导12天;(2)单独rIL-2激活培养PBL3~5天;分别获取rIL-2诱导体外刺激细胞毒淋巴细胞(rIL-2-CL)和LAK细胞。借助^51Cr释放试验对2种效应细胞形成及体外抗瘤能力进行比较性研究。结论:rIL-2-CL主要是一种特异性较高,杀伤活性强烈CTL细胞群,对抗LAK细胞的骨肉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梨状肌综合征1例报告高苏宁赵红军患者男,51岁。因推拉失控悬吊重物扭伤腰部2周,于1994年4月28日入院。主要症状:腰痛,活动障碍,会阴部双大腿前内侧麻木及左下肢后外侧至1,2趾背放射性麻痛,行走困难,大小便费力。入院查体:L2,...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刺激后经rIL2诱导形成的细胞毒淋巴细胞和杀伤细胞的体外抗瘤活性。 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体外用患者肿瘤组织学相关传代骨肉瘤细胞刺激5d再经rIL2诱导12d;单独rIL2激活培养PBL3~5d;分别获取rIL2诱导体外刺激细胞毒淋巴细胞和LAK细胞。 结果 rIL2对两种效应细胞诱导作用基本平行;rIL2CL第12d达到峰值,二周后仍保持相当强度;rIL2CL对人骨肉瘤细胞(OS细胞系)杀伤活性明显强于LAK细胞。 结论 rIL2CL主要是一种特异性较高、杀伤活性强烈CTL细胞群,对抗LAK细胞的骨肉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类型。结果:椎管内肿瘤早期主要症状是疼痛(75%)、感觉异常(24%)和肌无力(49%),特别是夜间休息时疼痛加重,活动后症状减轻是主要临床特点。核磁共振是重要的检查诊断手段。结论:重视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完善体格检查,及时进行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的检查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近些年对针对骨与软组织肉瘤细胞MoAb的研究已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其中有些MoAb具有较高特异性和亲和能力,但目前多处在实验阶段。临床资料表明LAK细胞对肉瘤无确切疗效。TIL细胞抗瘤活性强大,扩增制备较为复杂。以肿瘤病人外周血提取T淋巴细胞,使用自体瘤细胞体外致敏和IL-2活化培养获取的“训化”效应细胞群,具有对骨肉瘤杀伤力强、特异性高等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椎弓根钉撑开、复位、固定系统结合单枚Cag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腰椎滑脱症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22~69岁(平均44.8岁)。根据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20例、Ⅱ度14例、Ⅲ度4例;峡部裂滑脱22例,退变滑脱16例;单节段滑脱32例,双节段6例。采用后路节段性固定加单枚Cage斜放椎间融合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本组3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4个月,平均16个月。根据Nakai评分标准评价,优20例,良1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术后6~16个月,X线示椎体间植骨融合36例,融合率94.7%,无高度及复位丢失。结论选择个性化的减压,应用单枚Cage椎间融合椎弓根固定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腰椎滑脱症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9.
2000年9月~2003年9月,我科使用自身增强聚丙酸可吸收螺钉 PDSⅡ可吸收双股缝线为29例髌骨骨折患者行张力带式内固定,近期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24~65岁。左侧13例,右侧1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距手术时间1h~14d;根据杨占辉等[1]分型标准:Ⅰ型16例,Ⅱ型6例,Ⅲ型5例,Ⅳ型2例。1.2治疗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上空气止血带,取髌骨前弧形切口,显露骨折端,清除骨折处及关节内积血。游离需要对位之骨块皮质缘约2mm,直视下解剖复位,巾钳固定。用钻头自髌骨上缘或下缘,以髌骨直径为中线钻两孔至对侧缘,孔道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 84例腰椎间盘再次手术病人临床特征进行了资料分析 ,评价临床症状体征指标与术后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所有病人再次手术后至少随访 2年以上。其中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 34例 ,继发性侧椎管狭窄 2 0例 ,神经根周围纤维化症 2 0例。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 ,神经根周围纤维化症最常见临床诊断指标是神经根压迫症 ,休息痛 ,行走能力 >0 5公里和前次手术后无痛期 <1年 ,其中 3项以上阳性者诊断符合率达 75 %。再次手术随访效果 ,神经根再压迫病变效果优于神经根周围纤维化症 (P <0 0 1)。结论 休息痛 ,行走能力 >0 5公里 ,神经根压迫症 ,无痛期 <1年 4项指标对鉴别诊断神经根周围纤维化症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当排除实质性神经根受压后 ,神经根周围纤维化症的手术选择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