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臂机引导下切开复位长钛板内固定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6-01—2018-06,选取颧骨复合体骨折中非粉碎性颧弓骨折的患者共25人,颧弓复位均在C臂机引导下,经口内切口进行,对于稳定性不佳的5人,附加耳屏前小切口,在颧弓表面行长钛板内固定,术后回访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Ⅰ期愈合,无面神经损伤,患者对外形及张口度满意,术后CT显示颧弓骨折断端对位理想。结论:C臂机能术中即刻评价复位效果,长钛板具有重塑颧弓外形,支撑面部轮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颞肌筋膜瓣在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颞肌筋膜瓣(TMF)在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在2002~2008年期间,用颞肌筋膜瓣对12例口腔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进行同期修复。结果随访6~24个月,12例颞肌筋膜瓣全部成活;患者的语言、吞咽功能无明显障碍,外观满意。结论颞肌筋膜瓣是部分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修复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自攻螺纹钉在后牙重度缺损修复中的应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高继宾自攻螺纹钉在前牙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作者近几年来用螺纹钉加银汞合金修复后牙重度缺损,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1991年9月至1997年9月门诊...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腮腺前嚼肌径路进行下颌骨髁突摘除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15例(17侧) 髁突骨折患者行患侧耳屏前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腮腺嚼肌筋膜,向前分离皮瓣至腮腺前缘,沿嚼肌纹理方向钝性分离,切开下颌骨骨膜,显露下颌骨髁突,在直视下分离摘除髁突,观察术后患者的咬合关系、面神经功能及其他并发症。结果: 此手术径路显露充分,视野较好,手术方便快捷,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咬合功能恢复良好,部分病例面神经轻瘫,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结论: 经腮腺前嚼肌径路是髁突摘除术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颊脂垫在口腔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8例口腔不同部位肿瘤切除后,应用颊脂垫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颊脂垫完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颊脂垫是修复部分口腔肿瘤术后缺损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重组p53腺病毒(rAd-p53)注射液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 rAd-p53注射液转染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观察p53基因过表达对该细胞系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并用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Ad-p53转染前后Tca8113细胞系内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细胞周期及凋亡调控蛋白细胞周期素D1(Cydin D1)、P21、Bcl-2的表达。结果 Ad-p53 转染后显著抑制Tca8113细胞系增殖和侵袭(P<0.01),并促进细胞凋亡(P<0.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rAd-p53 转染后显著提高了Tca8113细胞P53和P21蛋白的表达,同时显著下调了Cydin D1、Bcl-2蛋白的表达及AKT蛋白的磷酸化(P<0.01)。结论 AKT信号通路可能是p53引起的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抑制的关键分子机制,Cyclin D1、P21和Bcl-2蛋白可能是AKT信号通路的下游调控基因,AKT信号通路及下游调控基因有望成为肿瘤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颞肌筋膜瓣(TMF)在修复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在2002—2008年期间,用颞肌筋膜瓣对12例口腔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进行同期修复。结果随访6~24个月,12例颞肌筋膜瓣全部成活;患者的语言、吞咽功能无明显障碍,外观满意。结论颞肌筋膜瓣是部分口腔肿瘤术后缺损修复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胸腔镜下闭式引流治疗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伴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诊疗经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及口腔科治疗的3例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伴DN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3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41~53岁,经颌面颈胸部CT检查确诊,均在全麻下行颈部切开VSD联合胸腔镜下闭式引流,颈部VSD装置于术后1周左右在全身麻醉下取出,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约36 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8 d(44~57 d),术后随访33~50个月,感染未复发.结论:VSD联合胸腔镜下闭式引流治疗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合并DNM,引流效果可靠、手术创伤小,患者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舌下腺摘除术是治疗舌下腺囊肿及舌下腺良性肿瘤的基本方法,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尽管目前对舌下腺囊肿的治疗方法还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舌下腺摘除术是避免舌下腺囊肿复发的最有效的方法[1,2].我们对传统的舌下腺摘除术进行了改进,并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用改进方法治疗舌下腺囊肿2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