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月云 《西南军医》2011,13(5):915-916
目的 现察心理护理在慢性疼痛病人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的慢性疼痛病人68例作为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系统应用心理护理,并与常规护理组对照,观察效果.结果 心理护理组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疼痛明显改善,与常规护理组对照有明显差异.结论 采取正确的方法对慢性疼痛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可明显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人住院合作程度的预测对精神科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但如何预测国内外报道较少.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与病人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类型、住院次数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自我院某男病区1997年1~8月所有住院病人,共197例,所有病人的病史资料齐全,诊断明确。疾病诊断符合CCMD-2一R的诊断标准。1·2分组方法1.2.1合作程度的分ta根据病人人院时及人院后的表现情况分为合作组和不合作组.合作组为病人由家人陪同人院,主动住院或经劝说后能自己住院,对治疗虽较被动但合作者,共130例.不合作…  相似文献   
3.
丙戊酸钠近年来在精神科也多有应用,主要用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治疗。该药现已有缓释片上市。我们应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发贪食症状1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患者于××,女,43岁,再婚,工人,住院号10087。患者于9年前逐渐出现多疑,疑人议论、孤僻,整日呆立一处,不能坚持工作,疑父母不是自己的生身父母,有时言语不能让人理解,同时出现进食过多,自觉吃饭后上腹部饱胀,但仍有饥饿感,每次进食量达平时的2—3倍,一日进食5—6次,致身体严重肥胖。1995年首次住院,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经用奋乃静合并舒必利治疗150天病情好转,自知力恢复,但贪食症状表现仍同前,病人对此苦恼。2001年病情再度加重住院,住院后强烈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目前临床使用氯硝西泮情况,以便指导正规用药。方法:对2002年7月-2003年7月住院的病人,诊断明确者全部纳入分析,根据住院病历分析使用情况。结果:360例病人共有286例使用了氯硝西泮,占79.4%,使用原因有失眠、兴奋躁动,焦虑及其他。结论:氯硝西泮目前在临床上使用较频繁,也较安全。但应注意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护理随访组86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接受维持治疗.护理随访组在每次随访时均给予护理随访,对照组仅予以治疗随访,于随访前和随访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结果:随访组护理随访前BPRS评分、ADL评分、SDSS评分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护理随访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积极的意义,能够降低复发率,提高维持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护理随访组86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接受维持治疗,护理随访组在每次随访时均给予护理随访,对照组仅予以治疗随访,于随访前和随访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结果:随访组护理随访前BPRS评分、ADL评分、SDSS评分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护理随访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积极的意义,能够降低复发率,提高维持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护理随访组86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接受维持治疗,护理随访组在每次随访时均给予护理随访,对照组仅予以治疗随访,于随访前和随访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结果随访组护理随访前BPRS评分、ADL评分、SDSS评分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护理随访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积极的意义,能够降低复发率,提高维持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建立和应用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路径(Cpa组),同时对同期住院的采用整体护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Cpa组在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的好转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住院过程中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高月云 《全科护理》2012,(2):186-186
[目的]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骨科瘫痪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2例骨科瘫痪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教育,观察组对病人及家属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康复知识掌握有效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瘫痪病人对康复知识掌握的有效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瘫痪病人实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瘫痪病人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