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
1材料和方法Fe2O3纳米磁流体由兰州大学化工化学院制备(采用谷氨酸修饰的化学共沉淀法制备,TEM示Fe2O3纳米微粒直径为20nm).治疗用交变磁场由兰州大学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穿刺用CT机为Picker PQ 5000螺旋CT机,采用22G Chiba针(COOK公司)及常规穿刺包.新西兰大白兔12只,体质量2.6~3.4(平均2.9)kg,雌雄不限,制备方法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2.
0引言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能准确反映血管生成活跃程度.研究表明,肾细胞癌不同亚型的生物学特性及预后亦有所不同[1].我们对肾细胞癌亚型的MVD情况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肾细胞癌亚型血管生成有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年龄6~28岁,平均18.4岁。囊肿大小1.2cm×1.5cm~7.2cm×5.3cm不等。1例囊肿位于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并延伸至前角,呈双卵圆形。余7例位于左、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内各3例,1例位于左侧侧脑室后角内,呈类圆形或卵圆形。壁菲薄,未见壁结节。囊液密度和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增强扫描囊壁囊液均未见强化。脉络丛被不同程度推挤移位。CT侧脑室造影示对比剂包绕于囊肿周围而未进入囊肿内。结论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具有较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可对该病进行准确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4.
电子束CT心肌灌注色彩编码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电子束CT(EBCT)心肌灌注色彩编码技术分析心肌缺血性改变的影像学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 34例临床诊断心肌缺血患者进行了EBCT长轴或短轴多层电影和血流检查,经后处理得到左室心肌色彩编码参量图像及相关参数。34例中,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28例,超声心动图诊断心肌缺血31例,核素心肌显像检查报告34例61个节段心肌缺血。结果 EBCT检查报告34例54个节段心肌缺血,前壁18个节段、前间壁4个节段、侧壁15个节段、下后壁9个节段、心尖8个节段。EBCT报告心肌梗死的6例,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均得到同样的诊断。结论 心肌灌注色彩编码参量图可客观反映心肌的缺血性改变,与核素心肌显像检查有良好的致相关性,且直观效果强;同时,能为EB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提供佐证信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评价慢性高原病患者脑白质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hy,FA)。方法:本研究共包括9例慢性高原病患者和10例正常志愿者,行常规MRI扫描及DTI扫描,测定DTI图像上不同脑白质区的FA值,并比较两组FA值的差异。结果:两组常规MR检查未见明确差异,DTI示慢性高原病组双侧额叶及海马旁白质、胼胝体膝部FA值较正常志愿者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高原病患者部分脑白质区FA值下降,提示脑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受损。  相似文献   
6.
MPR—多平面重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T图像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ting简称MPR)显示CT图像的容积信息,这个容积图像表现为一个立方体,能够放置和多层面切割显示感兴趣区域。我们经过对76例病人的不同部位进行螺旋扫描,然后在PQ-6000CT机或工作站上进行重组处理,对MPR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就操作经验作一肤浅的简述。1 设备情况超高档螺旋CT机PQ-6000Voxe1Q工作站2 操作步骤2.1 选择病人文件,并选择非定位片图像。2.2 进行CT图像编辑:(1)PQ-6000CT机上进行重组时,只…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诊断主动脉弓离断及缩窄的应用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确诊的主动脉弓离断或缩窄的相关诊断资料,讨论电子束CT诊断特点及优势.结果 EBCT图像可以清晰直观反映出病变类型、程度及并发的其它畸形,7例中主动脉弓离断4例(均为A型),主动脉缩窄3例(位于主动脉峡部),对于离断或狭窄的诊断,EBCT的准确率为100%,超声有2例漏诊(1例离断,1例缩窄),1例不能肯定诊断.7例中合并室间隔缺损6例,房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三房心1例.结论 电子束CT诊断主动脉弓离断或缩窄直观、真实、准确,且全面快捷无创,可作为此类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够取代传统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早期预防及诊断可有效降低病死率。320排640层CT冠状动脉扫描,以无创、快捷,操作简便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1]。目前这种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护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颈胸部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颈胸部螺旋CT血管成像(SCTA) 的合理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 例颈、胸部SCTA病例,其中,21例为血管性疾病,35 例为正常血管结构。均采用SCT容积增强扫描,传输到工作站后处理成像,获得血管的三维(3D) 、四维(4D)及多平面重组(MPR) 图像。结果:21 例血管病变3D、4D及MPR图像,可直观、立体、多角度观察管腔及管壁形态,并显示感兴趣血管的立体结构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SCTA是有效的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地诊断颈、胸部血管病变,对指导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诊断主动脉弓离断及缩窄的应用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确诊的主动脉弓离断或缩窄的相关诊断资料,讨论电子束CT诊断特点及优势。结果 EBCT图像可以清晰直观反映出病变类型、程度及并发的其它畸形,7例中主动脉弓离断4例(均为A型),主动脉缩窄3例(位于主动脉峡部),对于离断或狭窄的诊断,EBCT的准确率为100%,超声有2例漏诊(1例离断,1例缩窄),1例不能肯定诊断。7例中合并室间隔缺损6例,房间隔缺损1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三房心1例。结论 电子束CT诊断主动脉弓离断或缩窄直观、真实、准确,且全面快捷无创,可作为此类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够取代传统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