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与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的发病率较低,但其围手术期的治疗与管理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现回顾性分析6例PM与DM患者临床资料,来探讨其围手术期的麻醉治疗与管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方法按分娩镇痛方法的不同将112例分娩孕妇分为罗哌卡因组(60例)和布比卡因组(52例),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予镇痛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种药物镇痛效果。结果罗哌卡因组与布比卡因组镇痛效有效率及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罗哌卡因组及布比卡因组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0.05),产后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3组新生儿1及5 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均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可延长产程时间及增加产后出血量,对新生儿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与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发病率较低,但其围手术期管理对病人预后却不容忽视.本主要探讨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病人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4.
金豪杰  陈兰凤  高宝斌 《浙江医学》2013,35(19):1748-175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最佳有效浓度。方法选择120例初产妇接受L2-3硬膜外穿刺置管拟行分娩镇痛.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15%罗哌卡因联合1ug/ml芬太尼(F1组)、0.12%罗哌卡因联合1ug/ml芬太尼(F2组)、0.10%罗哌卡因联合1ug/ml芬太尼(F3组)及0.08%罗哌卡因联合1ug/ml芬太尼(F4组)。监测镇痛过程中阻滞平面和运动阻滞发生情况、VAS、缩富素使用增加例数等。结果F1、F2组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的例数多于F3、F4组(P〈0.05)。F1组缩宫素使用增加例数多于其它3组(P〈0.05)。不同罗哌卡因浓度比较,F4组起效时间最长,明显长于F1、F2、F3组(P〈0.05)。F4组给药后30、60、90min时的VAS明显高于F1、F2、F3组,停药时的VAS明显高于F1组(P〈0.05)。F4组镇痛后30min内第3次宫缩开始每次宫缩对应的VAS明显高于F1、F2、F3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1ug/ml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时,010%是最佳有效浓度,镇痛效果好,运动阻滞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时间吸入NO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Ⅰ、Ⅱ、Ⅲ组),每组20只,通过腹腔注射氯胺酮(120mg/kg)和咪达唑仑(10mg/kg)施行麻醉,同时给予人工通气。结扎左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10min后开放,再灌注24h。Ⅰ组为对照组,Ⅱ、Ⅲ组分别在再灌注前5min、60rain吸入10%的NO,再灌注24h后结扎左冠状动脉,注入荧光剂,心脏离体冰冻切片,HE染色,测量心肌梗死范围,取大鼠血液和组织中的NO代谢产物定量检测。结果大鼠吸收NO的速度(6.35±0.24)min内基本成线性分布,后趋于稳定。吸入NO后红细胞中的S-亚硝基硫醇、N-亚硝胺和亚硝酰基亚铁血红素水平均明显增加。再灌注前的5min、60min吸入NO的心肌梗死范围较未吸入NO分别减少28%、31%。结论短时间吸入NO能够明显减少心肌再灌注损伤的范围,提示短时间吸入NO对心肌缺血/再灌注也同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迅速通过血液从肺到心脏的NO代谢产物以生物活性形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胸腔手术现在越来越多,本研究主要探讨肋间神经阻滞对全麻下胸腔手术麻醉效果的影响。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作者从2005年6至11月,选择40例ASAⅠ~Ⅲ级胸腔手术全麻病人40例,男32例,女8例,年龄17~75岁,术前各系统均无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术前30min肌注东莨菪碱0.3mg。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例。全麻前B组患者先对需要手术的几个肋间用0.2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阻滞其肋间神经,每个肋间3~4ml药液[1];术前30min东莨菪碱0.3mg肌肉注射,全麻使用咪达唑仑0.1mg/kg、丙泊酚1~2mg/kg、芬太尼0.2mg、维库溴胺0.1~0.15mg/kg诱导插双腔气…  相似文献   
7.
陈兰凤  高宝斌  李军 《浙江医学》2013,35(13):1272-1274
目的对比观察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预防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剖宫产手术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去氧肾上腺素组(A组)和麻黄碱组(B组),各80例。在蛛网膜下腔阻滞成功后分别以去氧肾上腺素40滋g/min和麻黄碱3mg/min的速度泵注6min,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麻醉前及术中血压(SBP)、心率(HR)及追加麻黄碱的总量。胎儿娩出后抽取脐动脉行血气分析,并在1、5 min行Apgar评分。结果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中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离子(HCO3-)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与A组比较,B组PaO2、PaC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H、HCO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前血压的基础值、术中血压的最低值、最高值及追加麻黄碱的总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均无反应性高血压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去氧肾上腺素或麻黄碱均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发生,但在维持胎儿酸碱平衡稳定方面,去氧肾上腺素则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女性患者成功置入喉罩时所需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的影响,为右美托咪定用于保留自主呼吸的全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选取择期行妇科宫腔镜诊治术患者48例,分为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P组)。麻醉诱导前2组分别恒速静脉泵注试验药物10 min,D组试验药物为右美托咪定0.5 μg/kg,P组则为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之后通过效应室靶控输注药物,首先输注丙泊酚,3 min后给予瑞芬太尼,2组瑞芬太尼均给予2 μg/ml的初始靶浓度。记录置入喉罩是否出现反应,根据Dixon序贯法原则决定下一病例的瑞芬太尼靶浓度(采用等比数据,等比比值1:0.85),由此计算瑞芬太尼EC50值。记录输注试验药物前(T0)、试验药物输注完毕后3 min(T1)、瑞芬太尼TCI达靶浓度后喉罩置入前(T2)、成功置入喉罩后1 min(T3)、成功置入喉罩后5 min(T4)的呼吸循环参数。 结果 成功置入喉罩时,P组和D组的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EC50分别为2.74 μg/ml(95%CI:2.30~3.36 μg/ml)和1.13 μg/ml(95%CI:0.91~1.38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后,P组较D组血压显著下降(T2,P<0.001;T4,P=0.002);在应用右美托咪定后T1、T3、T4时点D组心率明显低于P组(P<0.001)。置入喉罩前后,D组呼吸暂停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组(置入前:36.36% vs. 76.92%,P=0.003;置入后:16.67% vs. 66.67%,P=0.018)。 结论 给予0.5 μg/kg的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成功置入喉罩时的EC50值,对于全身麻醉应用喉罩后成功保留自主呼吸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用于不同年龄患儿日间手术后镇痛的适宜剂量.方法 拟行腹股沟斜疝、鞘膜积液手术患儿180例,ASA分级Ⅰ级,年龄1~ 12岁,均采用七氟醚全身麻醉联合髂腹股沟神经阻滞麻醉,根据不同年龄分为3组(n=60):1~3岁组(Ⅰ组)、4~6岁组(Ⅱ组)和7~ 12岁组(Ⅲ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随机分为A亚组和B亚组(n=30),于切皮即刻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5和1.0 mg/kg.Ⅰ组采用面部表情加行为综合评分法(FLACC)、Ⅱ组采用语言表达与行为联合的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方法(CHEOPS)、Ⅲ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FLACC评分≤3分、CHEOPS评分≤7分或VAS评分≤3分为镇痛有效.于术后6 h(T1)、12h (T2)和24 h(T3)时记录疼痛评分及术后24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B亚组比较,Ⅰ-A亚组T1时疼痛评分升高(P<0.01),其余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A亚组和Ⅲ-A亚组各时点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镇痛有效率97%(Ⅰ-A亚组93%,Ⅰ-B亚组100%),Ⅱ组术后镇痛有效率100%,Ⅲ组术后镇痛有效率93%(Ⅲ-A亚组97%,Ⅲ-B亚组90%).Ⅰ组~Ⅲ组的2个亚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1.0和0.5 mg/kg分别适于1~3岁和4~ 12岁患儿日间手术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枸杞多糖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ICR小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枸杞多糖小剂量组(0.9g/kg)、枸杞多糖中剂量组(1.8g/kg)和枸杞多糖大剂量组(3.6g/kg)。小鼠灌胃给与枸杞多糖1h后,采用跳台法、避暗法和Y型迷宫法测定枸杞多糖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改变的影响。结果在跳台实验、避暗实验和Y型迷宫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组小鼠错误次数减少,潜伏期延长;在跳台和Y型迷宫实验中,中剂量组小鼠错误次数减少。结论枸杞多糖对成年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有改善作用,且与剂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