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院从1993年至1995年应用锌制剂治疗溃疡性口腔炎32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岁以下15例,1~3岁12冽,3岁以上5例;首冰发病者24例,1年内发病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复发者8冽。对照组男9例,丈13例;首发25例,复发7例。1.2治疗方法;在局部给药及全身抗生素及维生素的基础上,辅用葡锌定或甘草锌粉剂,于局部外用。1.3疗效评价,临床治愈并在1年内无复发者为痊愈。2结果从上表看加用锌制剂治疗的病例痊愈率高,初发病治愈率由96%提高到100%,病程由3.5天缩短为1.8天,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地震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8年5月26日~8月4日收治的50例地震伤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地震伤员的伤情特点,积极手术治疗恢复伤残肢体的功能,共手术38台次。结果50例中男20例,女30例,男女比率为1:1.5。年龄10~88岁,平均48.5岁,18—60岁34例,小于12岁2例,60岁以上14例,其中80岁以上2例。44例来自农村,多数房屋被毁。外伤多发生于四肢和骨盆,复合伤多见。漏诊脊柱骨折5例。手术38台次,均成功,无死亡伤员。结论农村人口多为妇女、儿童,青壮年少,这些人占地震伤员的多数。外伤部位多在四肢及骨盆。开放性伤口较多,感染多见。积极治疗后预后好。  相似文献   
3.
在各种分辨率水平构建完整的染色体图谱将有利于确定DNA序列并最终确定人类基因组所含全部基因的数目.在过去两年,人们业已认识到需要构建大架图谱,以便将人类染色体的图谱锚定在其上。最早的构架是在利用微卫星标记构建了染色体遗传图谱之后得到的。目前.这种构架正与广泛搜集的表达序列标记和其它的制图到高分辨图谱中的放射性杂交标记相结合。通过利用酵母人工染色体构建的物理克隆图谱整合这些资料的工作也进展迅速,酵母人工染色体能提供近乎完整的人类杂色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急性感染的处理办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治疗经验与依据。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出现切口深部急性感染患者25例,对植骨尚未证实融合的患者进行伤口清创,置管引流进行冲洗,反复清创无效,感染未能得到控制和植骨证实已经融合的患者则取出内固定,进行病灶清除和灌洗引流;术中采集标本,术后根据药敏结果静脉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结果 25例深部急性感染患者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27株,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分别占37.04%、25.93%、18.52%;25例深部急性感染的患者植骨均尚未证实融合,进行伤口清创,置管引流冲洗后22例感染得到控制;3例患者出现反复感染,经证实植骨融合后进行内固定取出和病灶清除,均获得痊愈;在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感染复发,患者症状较术前改善明显。结论伤口清创与置管引流冲洗是治疗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切口深部急性感染的有效办法,对植骨尚未证实融合的患者应立即进行伤口清创和置管冲洗引流,不取出内固定,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需取出内固定,清除病灶。  相似文献   
5.
下肢等长装置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下肢等长装置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中的作用。方法将自行设计的下肢等长装置应用于20例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术前确定患者双下肢长度,术中根据下肢等长装置测量的结果对双下肢长度进行调节,以尽量减少或消除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结果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假体脱位及早期松动等并发症。20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前双下肢长度相等者13例,不等长者7例(0.5~4 cm),术后双下肢等长者5例,相差〈0.5 cm者11例,相差0.5~1 cm者3例,双下肢长度相差〉1 cm 1例(达4 cm)。术后6个月,除1例〉1 cm者外,余患者行走时均无明显跛行感。1例骨质疏松明显者,髋臼假体安装偏下,通过调整股骨假体颈长获得双下肢长度等长。X线片均显示髋臼假体安装良好。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本下肢等长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2005至2007年间,本组共收治疗65岁以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179例,笔者对其中因闭合复位失败,行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加外侧小切口置入内固定空心钉并获随访的2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21~58岁。受伤原因为高处跌落、摔伤或交通事故,手术时间为伤后2—14d;骨折分型:GardenⅢ型15例,GardenⅣ型7例,其中经颈型17例,头下型5例。平均随访20个月。结果22例患者中复位优良者7例,复位良好者15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有5例(22.7%),未发现骨不连患者,骨折愈合且未出现股骨头坏死者17例(77.2%)。5例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中,仅3例有轻度疼痛或无明显疼痛而不需要行关节置换,均建议行体外震波治疗,另外2例股骨头坏死塌陷明显,建议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1例为股骨颈粉碎性骨折。结论虽然前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未能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但由于其与传统的切口相比,仍然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分辩率水平的构建完整的染色体图普将有利于确定DNA序列并最终确定人类基因组所含人武部基因的数目。在过去两年,人们业已认识到需要构建大架图谱,以便将人类染色体的图谱锚定在其上。最虫的构架是在利用微卫星标记构建一染色体遗传图谱之后得到的。  相似文献   
8.
牙周病由于其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患牙松动,移位,力下降。临床多用结扎丝固定或制作塑料夹板,也有用铸造夹板修复,但效果不很理想。经多年临床观察认为采用钢丝结扎联合超微填料复会树脂制作牙弓夹板固定患开,修复效果比较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26~64岁上前牙12例,下前牙15例,上下前牙9例,其中Ⅰ°松动8例,Ⅱ°松动23例,Ⅲ°松动5例,制作牙弓夹板后经一年观察,患牙基本稳定,X线照像显示新的密质骨增生,骨小梁分布均匀排列方向与受力线相适应的为29例,牙齿松动度下降,X线照像差异不显著的为7…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置换术中下肢不等长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或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需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术前测量双下肢长度差异值,实验组术中使用自行设计的下肢等长测量装置,根据术前测量值调节手术侧肢体长度;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术后第2天测量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异值。术后6个月通过问卷调查,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患髋的Harris评分。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满意,但在满意程度上存在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异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患髋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下肢等长测量装置,可有效减少或消除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预防与控制其术后感染,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223例>65岁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23例髋部骨折患者中,167例合并有≥1种其他科疾病,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入院后平均手术时间(4.29±2.45)d;手术方式为内固定或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共6例占2.7%,其中手术部位感染2例占0.9%,呼吸道感染1例占0.45%,尿路感染3例占1.35%.结论 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除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外,应尽早请相关科室会诊,共同评估患者病情及制定围手术期治疗方案,重视围手术期镇痛和早期功能锻炼、离床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