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钙(LMWHca)联合气压波治疗仪(BWT)预防卵巢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5年5月-2018年1月存在下肢DVT高危因素的卵巢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各组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LMWHca进行单药预防,观察组患者在LMWHca的前提下,加用BWT(DL-2002 B)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和下肢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血浆D-D水平上调(P0.05),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MWHca)联合BWT预防预防卵巢癌术后下DVT的效果满意,可以有效地减少卵巢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DVT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妇科微创手术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防治。方法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妇科微创手术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2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防治措施。将两组妇科微创手术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下肢周血流速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妇科微创手术患者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 d下肢血流速度均上调,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妇科微创手术期间实施积极的防治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DVT的发生,抗凝药物的使用系其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预见性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方法 10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的差异,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不仅有利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还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周×,男,5岁。于1992年7月7日因股骨骨折在我院门诊用2%利多卡因针4ml含药0.8g(江苏省泰兴县制药厂生产,批号9109112)局麻后约1分钟患儿突然的阵发性抽搐,口鼻涌出大量泡沫样分泌物,面色苍白,脉搏细数,继之昏迷。立即给O2吸入,同时给去甲基肾上腺素0.1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50ml静脉注射,经抢救治疗病情稳定后,急以过敏性休克收住院,仍按过敏性休克治疗,24小时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入院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2.9%明显低于对照组20.0%,在发生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2、4周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需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入院后进行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利于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预防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7、14 d消化性溃疡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统计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消化性溃疡症状量化积分,观察组均优势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预防应激性溃疡效果显著,可明显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与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2例临床资料(宫颈癌组),同期体检健康女性6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对比不同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不同预后结局宫颈癌患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Th1/Th2相关细胞因子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水平,宫颈癌组(33.24±7.25、24.17±6.22、25.38±5.92、30.83±8.02)pg/ml与对照组均存在差异(51.29±8.76、37.45±8.03、13.32±3.41、20.82±5.47)pg/ml(均P<0.05);宫颈癌组随着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的升高上述指标上述指标异常加剧;对宫颈癌组随访1年,病死组(17例)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存活组,IFN-γ、IL-2、IL-4、IL-6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不良预后均呈正相关(均P<0.0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