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修复四肢主要动静脉损伤的治方法。方法:采用大隐静脉移植术修复四肢外周主干动脉及部分深静脉缺损21例。结果:本组21例中1例动脉静脉缺损均用大隐静脉移植,用血管床覆盖移植血管后,创面用VSD覆盖,1周后皮瓣移植,动脉外形及搏动均良好。1例长段移植术后1月复查多普勒血管超声移植动脉通血及血流量恢复正常。1例血管瘤病人肿瘤切除血管移植肢体无功能障碍。本组21例病人恢复良好,肢体活动感觉均正常。结论:自体大隐静脉口径与外周主干动脉相当,组织相容性好,长度足够,取材方便,适宜作为外周主干动脉缺损的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LCP)和股骨防旋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解剖型锁定钢板,n=60)和观察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n=60)。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术后恢复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以及术后出血量[(7.0±1.1)cm、(70.2±10.2)min、(136.3±43.2)m L和(160.3±50.2)m 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3.7±1.3)cm、(98.5±15.3)min、(185.3±64.3)m L和(240.4±64.3)m L],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早期锻炼时间[(10.3±2.3)d、(10.4±1.2)d、(10.4±1.0)d和(6.3±2.3)d]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0.1±3.2)d、(28.3±4.3)d、(14.1±1.2)d和(11.4±5.3)d],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96.7%)优于对照组患者(88.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患者(20.0%),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42例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2例Evans-JensenⅠ~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高龄患者(平均79.6岁)采用有效的围手术期综合处理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42例患者均渡过手术期。术后早期并发症4例,经会诊治疗无死亡病例。术后1~1.5月后扶持助行器下地活动。结论:严格有效的围手术期综合处理是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4.
马群莹  李友安  崔君智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215-1216,1272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带筋膜蒂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6例。急诊Ⅰ期修复11例,Ⅱ期修复15例。逆行切取皮瓣,皮瓣面积5cm×6cm~10cm×16cm。皮瓣蒂最长7cm,最短4cm,平均6cm。对于足底足背软组织缺损,同侧皮瓣不能修复,外固定架固定交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结果:2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4例皮瓣远端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经3~32个月随访,皮瓣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单,血管恒定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可靠,成活率高,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面积设计皮瓣大小,治疗30例指端软组织缺损患者。结果:对30例患者随访2~4个月,所有皮瓣全部成活。结论:采用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指端软组织缺损疗效确切,是治疗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手指离断伤是手部较常见的创伤之一,我院于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共实施完全性断指再植手术113例168指,其中末节离断采用离体指一侧指动脉静脉化与近端静脉吻合再植15例15指,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崔君智  马群莹 《河北医学》2016,(8):1328-1330
目的:探究锁定加压钛板治疗对 C 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近期预后影响分析。方法:收集骨伤科 C 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22例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钛板治疗方案,对照组21例采取外固定架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Gartland ~Werley、VAS 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掌屈以及背伸活动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 Gartland ~Werley 以及 VAS 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钛板治疗对 C 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近期预后临床有效性较高,有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是 C 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