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地佐辛+布托啡诺用于妇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将60例ASAⅠ-Ⅱ级的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A组镇痛采用地佐辛0.4mg/kg+布托啡诺0.08mg/kg+托烷司琼5mg,B组镇痛采用芬太尼0.02mg/kg+托烷司琼5mg。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作为负荷量,手术结束后连接镇痛泵持续镇痛48h。背景剂量2ml/h,自控给药2ml/次,锁定时间35min。按照双盲原则观察,评估并记录术后4h、8h、24h、36h患者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相比A组用于妇科手术术后4h、8h、24h、36hVAS评分明显偏低;Ramsay评分在4h、8h、24h明显偏高。结论:地佐辛联合布托啡诺镇痛镇静效果优良,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经尿道镜于尿道外括约肌和前列腺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难治性BPH病例的临床疗效的观察,寻求此类病例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具有手术指征但存在手术禁忌证且药物治疗无效的BPH病例35例,经尿道镜于尿道外括约肌、前列腺多点注射BTX—A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各项尿动力参数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35例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及尿道外括约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5~l3d治疗效果开始显现,平均7.2d。术后随访3~8个月,随访期未发生毒副作用。4例患者治疗后效果减退,准备行第2次注射。结论:BTX—A经尿道镜注射于前列腺治疗具有手术指征但存在手术禁忌证且药物治疗无效的BPH病例。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确切,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已证实将血管内皮细胞与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的生物材料复合,并移入体内后可增殖分化形成血管。但由于获取内皮细胞时创伤较大,所以细胞来源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的:探讨羊水来源OCT-4阳性胎儿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6/2009-03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科研中心完成。 材料:羊水标本来自孕16~22周行产前诊断的孕妇,在超声引导下行羊膜腔穿刺取得60 mL羊水。 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法去除人羊水细胞中CD44和SSEA-4阳性细胞,使OCT-4阳性胎儿间充质干细胞间接得到分离,并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取第3代羊水来源OCT-4阳性胎儿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组换用含体积分数为15%胎牛血清的内皮细胞生长培养液,对照组持续用原培养液培养细胞。 主要观察指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诱导过程中细胞形态变化,采用间接细胞免疫荧光法、内皮细胞吞噬DiI-acLDL法检测诱导效果。 结果:诱导30 d后,镜下观察细胞集落相互连接,呈典型的“鹅卵石”样外观,经诱导的羊水来源OCT-4阳性胎儿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保持良好的增殖活力。诱导后的贴壁细胞eNOS和vWF呈阳性表达,细胞胞浆内可见发出红色荧光的DiI阳性细胞;对照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eNOS和vWF均呈阴性,且无红色荧光细胞出现。 结论:羊水来源的OCT-4阳性的胎儿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当的体外微环境下,可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动态观测胎儿睾丸下降时间、测量睾丸径线,在及时发现胎儿睾丸发育畸形的意义。方法:对孕龄18~40周的胎儿,采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动态观测胎儿睾丸下降情况,并测量其大小。结果:正常男性胎儿于孕18周时可见阴茎反射,3%的胎儿于孕18周阴囊内可探及睾丸反射,18%胎儿于孕20周时阴囊内可见睾丸反射,85%胎儿于孕24周时阴囊内可探及双侧睾丸回声及有无鞘膜积液。结论:超声观测有利于了解胎儿睾丸降人阴囊和发育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经尿道镜于尿道外括约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糖尿病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病例的临床疗效的观察,寻求此类病例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30例。经尿道镜于尿道外括约肌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各项尿动力参数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30例糖尿病并发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经尿道镜尿道外括约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后3~7d起效,平均5.8d。患者随访2~8个月,28例效果明显,2例患者治疗后效果减退,准备行第2次注射。结论:A型肉毒毒素(BTX-A)经尿道镜尿道外括约肌注射治疗糖尿病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各项客观指标更趋正常,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确切,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我院2006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上尿路结石患者480例,其中男性326例,女性154例.人选标准:年龄18~65岁,结石长径6~15mm,上尿路结石病程不超过3个月,经B超、KUB(腹平片)、IVP(静脉肾盂造影)等确诊的单侧单发的上尿路结石,符合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应证[1].排除同侧上尿路手术史、上尿路解剖异常、血液疾病、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传染病活动期、肿瘤、未控制的糖尿病、妊娠期妇女、精神病史及尿路感染者.剔除标准:在治疗期间放弃ESWL而选用输尿管镜、开放手术或其他用中西药治疗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或并发症者,中途退出实验者,未按时复诊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脏切除术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对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脏切除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与随访期间血细胞、肝功能、免疫球蛋白与补体C3变化以及并发症、死亡率、再出血率。结果术后患者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明显升高,随访期间疗效持久稳定;术后监测患者免疫球蛋白变化不明显;随访1年期间患者再出血率为5.56%,病死率为3.7%。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行脾脏切除术加断流术后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彻底治疗脾功能亢进,使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得到控制,肝功能得到稳定,而且脾脏切除后对体液免疫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3岁,已婚。因右髋部肿痛、矮缩、跛行4年,门诊以右股骨上端骨肿瘤收住。体查:心、肺、腹、脊柱均无异常。左上肢前臂下1/3先天性缺损,肢体末端见5枚并列如火柴头大小的皮赘。右下肢缺缩4cm,右大转子及股外侧区膨隆,有压痛。髋关节外展、伸屈均受限。腹股沟淋巴结未见肿大。右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右下肢肌力、反射、浅感觉无改变。X光片显示;右股骨上1/3连同粗隆部、股骨颈、头外  相似文献   
9.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1992~2000年对肾功能正常,上尿路无畸形(狭窄、瓣膜、憩室、赘生物、囊肿及输尿管外部的受压,牵拉,腹膜后纤维化),横径小于1 cm的输尿管结石[1]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2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34岁;其中男108例,女12例;左侧输尿管结石78例,右侧42例,均为单发;病史最短3小时,最长2年,平均3天。全部患者均有一次或多次间歇性肾绞痛史,均有镜下血尿或部分有肉眼血尿。经B超,KUB及IVP确诊为输尿管结石。2 治疗方法 患者住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