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风药壮气"指在方剂中运用风药辅佐补气药,以增强补气药的功效。根据这一理念,临床医师治疗肾性蛋白尿时巧用风药,可获良效。分析"风药壮气"理论在肾性蛋白尿中的应用,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骨骼肌自噬的影响,探讨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在保护肾功能基础上改善CRF大鼠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wasting,PEW)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择25只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ed pat...  相似文献   
3.
夏虹  马书云  张文  张培培  陈雨婷  陈红波  马红珍 《浙江医学》2022,44(15):1595-1599,1623
目的观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小球IgM沉积情况,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2年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IMN患者133例,均经肾穿刺活检确诊。根据患者肾穿刺活检时免疫荧光检测肾小球是否有IgM沉积分为IgM阳性组和IgM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患者IgM沉积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疾病未缓解的危险因素。结果IgM阳性组97例(72.9%),IgM阴性组36例(27.1%)。IgM阳性组男性患者比例大于IgM阴性组(56.7%比52.8%,P<0.05),血清TG水平低于IgM阴性组[1.90(1.28,2.85)mmol/L比2.51(1.83,3.39)mmol/L,P<0.05]。IgM阳性组IgG、补体3沉积强度均高于IgM阴性组(均P<0.05)。IMN患者肾小球IgM沉积与血清TG水平呈负相关(r=-0.275,P<0.05),与IgG1沉积强度呈正相关(r=0.269,P<0.05)。133例患者中72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为肾穿刺活检后6.7(5,12)个月,包括IgM阳性组51例、阴性组21例,其中20例(27.78%)疾病完全缓解,19例(26.39%)疾病部分缓解,33例(45.83%)患者疾病未缓解。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累积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G水平高(HR=1.237,95%CI:1.074~1.425)、肾小管萎缩程度重(HR=1.841,95%CI:1.217~2.784)是IMN患者疾病未缓解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IMN患者肾小球IgM沉积与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相关性。肾小球IgM沉积不是IMN患者疾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并发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从中医脾肾两脏分析讨论CKD并发PEW的病因病机,提出“祛瘀生新”和“脾主肌肉”的论治依据,据此运用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治疗CKD并发PEW,并佐以一则医案加以验证。[结果]CKD并发PEW患者以脾肾亏虚、浊瘀壅滞为基本病因病机,此时先天之本已然衰败,治疗应以培补后天之本为重,并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同时还应兼顾随证而生的浊瘀之邪,将生新与祛瘀结合,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通畅肾络,健脾治痿。所举医案中患者诊断为慢性肾脏病4期并蛋白质能量消耗,中医辨为尿浊,属脾肾亏虚、浊瘀壅滞之证,治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为主方治疗,复建脾运,祛除肾中瘀浊,使气血津液化生运行如初,以后天脾气固补先天肾气,顽疾复有转机。[结论]从脾肾亏虚、浊瘀壅滞的基本病机出发,运用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法治疗CKD并发PEW,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稳定肾功能,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