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腹腔镜手术后不同药物治疗对腹腔内环境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80例有生育要求的EMs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后,分别给予米非司酮和达菲林治疗,疗程3个月。术中、术后抽取腹腔内积液,进行如下检测:①激素测定,包括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促卵泡成熟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hic hormone,LH);②炎症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家族(interleukin,IL),IL-1、IL-6、IL-8、IL-1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观察手术前后改变情况,评价妊娠率和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12~16个月的随访,米非司酮组和达菲林组妊娠率分别为32.5%和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2、P、T、FSH和LH均有下降,其中米非司酮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除T外其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菲林组治疗前后各激素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1、IL-6、IL-8、TNF-α和CRP浓度均明显降低,IL-16浓度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和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s患者腹腔镜术后采用GnRH-a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腹腔内环境,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
目前接受盆底重建术的患者多为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者,其术后并发症多、心理生理应激大、住院时间长、医疗成本高。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的发展与应用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路径和方法。然而当前国内关于ERAS在妇科盆底重建手术中的相关研究仍十分有限。本文着重介绍盆底重建手术中ERAS理念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旨在ERAS在盆底重建术中临床应用的开展与推广提供指引与方向。  相似文献   
3.
陈雄  陈鹃  陈琪珍  顾雪敏  马丽  刘娟 《山东医药》2010,50(12):47-48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中子宫局部全层压迫缝合治疗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剖宫产术中因前置胎盘致胎盘剥离面出血较多27例,术中单纯应用宫缩剂止血欠佳后,13例立即采用子宫局部全层压迫缝合,14例采用宫腔内“8”字缝合或官腔纱条填塞。结果全层缝合组均止血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全部保留子宫,并恢复正常月经。结论子宫局部全层压迫缝合止血技术简便、直观、有效、安全,是剖宫产术中控制前置胎盘引起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式、阴式及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卵巢功能的影响并观察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子宫切除选择3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卵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①与腹式子宫切除组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组、阴式子宫切除组具有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的特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子宫切除组与阴式子宫切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1个月3组患者的FSH、LH水平较术前显著上升,E2显著性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血清性激素水平恢复至手术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相比,术后1、6个月血清性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与腹式子宫切除组比较,腹腔镜子宫切除组、阴式子宫切除组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明显(P0.05),腹腔镜子宫切除组与阴式子宫切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总体疗效优于传统的开腹式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择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药物及给药途径应用于宫腔镜手术前软化宫颈。方法将行宫腔镜手术的156例患者随机双盲分为3组,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口服组术前12h米索400μg口服;米索阴塞组术前12h米索400μg阴道塞药;盐酸利多卡因组术前5min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结果米索阴塞组宫颈软化良好率、心脑综合征发生率、扩宫操作时间等明显优于米索口服组及盐酸利多卡因组(P〈0.05)。结论术前12h米索400μg阴道塞药为简单有效的软化宫颈的理想方法,可缓解手术的疼痛,减少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人类白细胞抗原(HLA)G是一组基因群的总称,属于一种非经典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Ⅰ类分子。HLA-G合成于胎盘和蜕膜细胞并进入母体循环,特异性高表达于侵入子宫蜕膜的绒毛外滋养细胞。由于HLA-G特殊的组织选择性分布、较低的多态性、与母胎界面免疫活性细胞间的调节作用及在病理妊娠母胎界面的异常表达,故认为HLA-G系通过诱导免疫耐受对妊娠和胚胎起保护作用[1]。妊娠可看作是同种半异体移植过程,母胎免疫耐受是天然的同种异体免疫耐受现象[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蜕膜组织中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Dcs)的数量及对HLA-G的抗原提呈作用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取36例子痫前期患者(试验组)及36例年龄配对的正常产妇的蜕膜组织(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两组胎盘蜕膜组织树突状细胞中DEC-205+和HLA-G+的表达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子痫前期患者胎盘蜕膜组织中DEC-205+树突状细胞明显增多,而蜕膜组织中HLA-G+树突状细胞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蜕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而HLA-G表达明显下降,说明蜕膜组织中树突状细胞对HLA-G的抗原提呈作用降低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