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社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评估,提出针对性的社区干预策略。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欧阳社区2 992例中老年人进行体质指数(BMI)测量和超声骨密度检查,并应用WHO推荐的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对未来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MO)和髋部骨折(HF)发生概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45~59岁、60~79岁和≥80岁组发生MO概率≥20%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总=3.634,P>0.05);其HF概率≥3%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高呈现上升趋势,≥80岁组高于60~79岁组,且60~79岁组高于45~59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79-≥80=31.683,χ245~59-60~79=25.339,P<0.05)。女性发生MO概率≥20%的检出率与男性比较〔6/2 228(0.27%)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2,P>0.05);女性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与男性比较〔112/2 228(5.03%)和5/764(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947,P<0.05)。不同体质量组发生MO概率≥20%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总=3.571,P>0.05);其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总=49.579,P<0.05)。3组不同骨量的中老年人发生MO概率≥20%的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总=2.949,P>0.05);其发生HF概率≥3%的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总=73.580,χ2骨量正常-骨量减少=19.231,χ2骨量正常-骨质疏松=77.746,χ2骨量减少-骨质疏松=18.861,P<0.05)。结论以年龄、性别、BMI、骨量为基础,结合FRAX和超声骨密度测量的综合性评估方法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方面更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对于社区开展骨质疏松分层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大肠癌危险因素现况,验证分析序贯模式的伺机性筛查效率。方法上海欧阳社区50~85岁常住居民问卷调查和粪便潜血试验(FOBT)初筛,阳性者行肛指、血清肿瘤标记物和结肠镜精筛。结果1206人完成初筛,FOBT总阳性率4%(45/1206),评估为高危176人,阳性率15%,均接受后续精筛,结肠镜顺应率100%。结肠息肉检出率9%(15/176),大肠癌检出率5%(8/176),其中结肠癌5例(63%),直肠癌3例(37%)。结论社区人群大肠癌高危因素聚焦在遗传背景、腹型肥胖和体力活动缺乏。序贯模式的伺机性筛查顺应性好、效率高、成本低,适合社区人群大肠癌筛查应用。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