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引起巨细胞包涵体病的病原体。在本世纪初人们就注意到在流产胎儿的肺、肝和肾脏组织中存在一种特殊巨大细胞,胞浆及胞核中可见包涵体,其后又在一些患儿的唾液腺及尿液中发现同样的细胞。在此后几十年的深入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此种“包涵体病”可能为某一微生物感染所致。到五十年代初终于从患有“包涵体病”患儿的肾脏及唾液  相似文献   
2.
1954年保加利亞医学科学院院士教授描寫一种新型的腦炎而命名为儿童亞急性進行性多功性腦炎,此种腦炎的特点是緩慢发病,逐渐出現精神錯乱,有肌攣縮性反射击样的多动,特別表現为扭轉性痙攣,經常出現植物神經異常的症狀,且有癲癇样的发作。椎体路征象不顯,最后逐漸發展成嚴重的恶液質,出現大腦功能衰竭的症狀,一般病程为4-11月,予后不良,死亡率很高,其病理改变;主要在脑皮層,底節,桥腦及下橄欖核,小腦改变極輕。  相似文献   
3.
孕期家庭自我监护技术在贵阳市实施的可行性分析中国儿童发展中心(100035)钟文慧贵阳市卫生局关福琴贵阳市妇幼保健研究所徐沪安指导顾又芬,陈文珍孕期家庭自我监护(简称孕监)系指妊晚期,由孕妇及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对胎儿进行监护,主要包括孕妇测胎动次数,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人乳中含大量免疫活性细胞,初礼中含量较成熟乳为高,随着授乳期延长和泌乳量的增多,细胞数逐渐下降。 母乳尤其初乳中的活性细胞大部分是巨噬细胞,其余是多形核白细胞、淋巴细胞等。人乳中的免疫活性细胞具有吞噬、杀菌和抗病毒的能力。乳腺是一个免疫器官,其分泌的细胞及SIgA抗体,在新生儿防御胃肠道和全身感染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尼曼一匹克氏病(Niemann—Pick’s disease):为先天性家族性疾病。由细胞内的类脂质代谢异常而使酯与辅酶的作用失调,所引起的类脂质在体内过多沉积所致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此病病变为全身网状内皮系统有大量含有神经磷脂的泡沫样细胞。尤其是脑神经核细胞、肝细胞内,积贮着大量神经磷脂。镜检可见大量泡沫样细胞。称为尼曼一匹克氏细胞。 本病较为罕见。国外病例40%见于犹太人,有家族史的占32%。多数病历无神经系统损害,近年来根据发病年龄、种族和有无神经系统症状,而分甲、乙、丙、丁四种类型。甲型发病时间较早,相当于婴儿  相似文献   
6.
<正> 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是严重威胁婴幼儿身体健康的疾病。经国内外研究征实,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ara)和流感病毒(Inf)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四种主要病原。对它们进行早期快速诊断,对降低婴幼儿病毒性  相似文献   
7.
<正>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最重要的病原之一,RSV感染在婴幼儿中常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亦可能在重复感染时引起哮喘发作,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RSV在室温下极易灭活,故病毒分离须一定设备和条件,这是一般医院不易作到的,所以在临床上往往需要血清学检查进行病原诊断。RSV感染的发病机理至今未明,一般  相似文献   
8.
于孕期家庭自我监护(“孕监”)技术实施的同时,进行了有关心理、社会调查。结果:孕前夫妻分别有87.94%、88.65%想要孩子,孩子来到人间后,其愿望分别增加到97.87%、96.45%;监护中妻子数胎动,丈夫听胎心音感到高兴的分别占97.87%、91.49%;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和临产的迫近,妻子心理承受的压力比丈夫要明显得多;随着妊娠月份增加至产后,丈夫对家务劳动主动全部承担的比例从孕前的20.71%增到产后的62.86%;城市夫妻对子女性别期望无显著性差异,但约7%~8%的父母对孕育着的生命抱着无所谓或不太高兴的心理状态,孩子已来到人间,有10.29%的母亲,6.47%的父亲抱着无所谓、不太喜欢、很不喜欢的态度。建议应从生命形成、孕育、发展的孕期开始向儿童投入。  相似文献   
9.
<正> 六十年代初,Nakane和Pierce Avrameas和Uriel等开创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的新技术。其后,Mason及Sternberger等又研究成功了免疫过氧化物酶法,称为免疫酶技术。近十多年来,免疫酶技术有了迅速发展,国内外已有许多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细菌学、病毒学等方面的研究。1977年,Bideoell等用ELISA检测风疹巨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高度减毒721株麻疹活疫苗的临床反应和免疫性研究结果。我们用721株麻疹病毒在鸡胚细胞中连续传递的不同代数所制备的疫苗,先后共接种43名麻疹易感儿。其中721株鸡胚细胞34和59代疫苗、84代疫苗,分别接种8名和26名易感儿。另外,对721株鸡胚细胞84和721株DH_2两批干燥疫苗,在4℃分别保存29个月和30个月之后,接种易感儿仍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