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9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创伤致骨髓炎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34岁。2008-06因高处坠落伤致双侧跟骨开放性粉碎骨折,于外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出现感染征象,行清创手术1次,换药及抗炎治疗2个月余,左足伤口愈合,右足窦道形成,脓液渗出,钢板裸露;2008-08转来我院后行右跟骨病灶清理手术,去除死骨,同时取出钢板,术后伤口仍持续渗出脓液;2008-10再次行病灶清理术,亦无明显好转。治疗中,采用多种换药及治疗手段,包括髓腔冲洗,负压持续抽吸渗液,应用敏感抗生素,碘伏纱布填塞等,但效果不明显,患者右足窦道存在,持续脓性渗出,伤口周围红肿;2008-11我们使用Landes-berg法制作富血小板血浆(PRP),使用前先对伤口清创换药,清理死骨及脓液,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经患者肘前静脉取血30 ml,并以3 ml枸橼酸钠抗凝,摇匀后注入离心管进行2次离心。第1次采用1 3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后血液分为三层,最上面为上清液层,最下面为红细胞层,中间薄层为富血小板层。从离心管底部吸出最下面的红细胞层至交界面下3 mm弃去,将剩下的血样再次...  相似文献   
2.
对双侧跟棘球骨刺并踝管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35岁。18a前体育课中出现双内踝下区酸胀、刺痛,足底麻木,休息好转;后逐渐加重,夜间灼痛,站立或行走30min即出现足趾灼、刺痛,并放射至小腿内侧。先后行理疗、按摩、局封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1998—05在当地医院以踝管综合征行减压松解术;术后2个月症状复发如初。  相似文献   
3.
小腿严重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致骨外露及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难题。自1993年以来,根据伤情和部位,我院创伤外科选用邻位筋膜皮瓣、肌瓣和肌皮瓣修复小腿损伤性较大面积皮肤缺损65例,经3~18个月观察随访,小腿外形、功能均满意。X线检查,骨折愈合良好。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且一般资料本组65例,男53例,女12例,年龄15~50岁。车祸伤24例,高处跌落伤9例,绞扎伤6例,井下重物及石块砸压伤26例。小腿上段皮肤缺损伴腹肌上段骨折21例,小腿中段皮肤缺损伴胜排骨中段骨折28例,小腿下段皮肤缺损伴胜排骨下段骨折16例。本组1期修复23…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方法:2003年11月至2011年5月,采用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37例,同期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41例。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病人卧床时间、并发症的发生及术后FRS评分和Harri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假体置换组较内固定组在病人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FRS评分及髋关节Harris髋评分等方面有优势且差异显著。股骨头骨密度值、股骨Q值均与术后FRS评分及Harris髋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人工假体置换术可作为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跟棘球骨刺1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跟棘球骨刺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1996—07/2008—04对17例跟棘球骨刺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加及时、正确的康复治疗的方法。结果:随访6个月~12a,17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跟棘球骨刺唯一有效的方法,正确的康复治疗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骨水泥假体治疗全髋置换术后晚期深部感染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近4a来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假体治疗全髋置换术后晚期深部感染2例,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创伤较严重的骨折.处理较为困难.其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及膝关节功能受限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逆行交锁髓内钉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我院骨科自1999~2002年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3例,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32例急性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是指X线及CT检查无骨折脱位,以往称“挥鞭样损伤”,仅靠X线诊断不甚明确。近年来随CT及MRI的应用,诊断率大有提高,我们观察1994~1998年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无骨折脱位颈髓损伤患者发现,影像学检查对临床表现不甚典型的病例诊断有重要意义,并对各种?..  相似文献   
9.
急性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是指在X线及CT检查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以往对其损伤机制认识不够。本文对1994年l月~1998年5月收治的32例急性无骨折脱位的颈髓损伤患者,均行MR检查,旨在通过其MRI表现说明其受伤机制,并指导其临床诊治。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6~60岁,全部病例均在伤后初~1周内行MR扫描。致伤原因为跌伤、车祸、砸伤、坠落伤,临床表现完全截瘫者6例,Brow-sequard综合征3例,中央损伤综合征7例,前脊髓损伤综合征7例,神经根损伤综合征5例。MR扫描前均行颈椎倒垃X线片检查,其中有5例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