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胃癌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及与其它临床参考指标的关系。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68枚胃癌胃周淋巴结癌胚抗原(CEA)mRNA基因表达,同时比较RT-PCR与免疫组化(IHC)方法的检测敏感性。结果 CEAmRNA RT-PCR是一种很敏感的方法,可以检测1/10^6个转移的癌细胞;检测19例胃癌患者取材的68枚胃周淋巴结,IHC阳性率28%(19/68),RT-PCR阳性率57%(39-68),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RT-PCR阳性率与胃部临床参考指标密切相关,且随着病期进展而增大。结论 CEA mRNA RT-PCR是比免疫组化更敏感的方法,可以预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能够有效地避免已有微小转移的患者被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人正常皮肤组织中提取β-防御索-3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后在E.coli中融合表达。方法从人正常皮肤组织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得到编码β-防御素-3成熟肽的cDNA序列,测序正确后,寻找合适的突变位点,设计含突变位点的引物,用PCR重叠延伸法对β-防御素-3成熟肽cDNA序列进行定点突变,将突变产物克隆至pUC18进行序列测定及在E.coli中融合表达。结果测序结果表明,经RT—PCR所得的β-防御素-3成熟肽序列与GeneBank中报道的编码人β-防御索-3成熟肽的cDNA序列完全-致。经过突变β-防御素-3成熟肽第29位谷氨酰胺密码子由CAG突变为精氨酸密码子CGA,其余核苷酸序列均未发生变化。将突变β-防御素-3基因在E.coli中诱导表达3~5h后可见突变β-防御素-3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了β-防御素-3突变体基因,为进-步对突变体进行真核表达、生物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BAG-1、Bcl-2双靶区反义RNA重组载体并初步探讨其对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从SGC-7901细胞总RNA中逆转录扩增包括全部编码序列的BAG-1和Bcl-2 cDNA,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反向插入真核细胞双表达载体pVITR02的多克隆位点中,转染SGC-7901细胞,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法观察对细胞BAG-1和Bcl-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和测序分析表明,双表达质粒pVlTR02-AsBAG-1-Bcl-2构建成功.MTT法检测显示pVITR02-AsBAG-1-Bcl-2载体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旱时间依赖性,其中以72 h转染组抑制作用最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pVITR02-AsBAG-1-Bcl-2组BAG-1和Bcl-2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细胞捌亡比例升高(P<0.01).结论 成功构建反义双靶区重组载体pVITR02-AsBAG-1-Bcl-2,并发现其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超氧化物岐化酶(CuZnZnSOD)、碱性磷酸酶(ALP)及脂质结合唾液酸(LSA)作为肿瘤标志物,国内外已进行了研究,有些已应用于临床诊断;而有关CuZnSOD.ALP活性及LSA含量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动态研究报道尚少.本文测定了小鼠移植性肝癌,7712白血病,艾氏腹水癌及S180肉瘤在不同发展时期血清中CuZnSOD.ALP活性及LSA含量,以探讨其变化与肿瘤发展之间的相关性,以便为肿瘤的诊断和病程的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年老者外伤或摔伤后的常见疾病,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骨折多为粉碎性。老年人骨质疏松,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造成骨折。早年的治疗方法常以保守的非手术治疗为主,即股骨髁上骨牵引加防旋鞋治疗,目前仍有许多基层社区医院应用。随者内固定及关节人工材料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医务工作者和广大患者的观念改变,为了保证患者的早期康复及生活质量手术治疗已被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正常成年人,肺癌、食道癌、宫颈癌、乳腺癌、鼻咽癌及恶性淋巴瘤患者红细胞CuZnSOD的活性,观察了小鼠移植性肝瘤、艾氏腹水癌和7712白血病不同发展时期红细胞中CuZnSOD的性的变化,结果发现,肿瘤患者红细胞中CuZnSOD活性要比正常人明显低;荷瘤小鼠红细胞中CuZnSOD的活性也降低,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SOD的活性更加明显地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 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3年9月山西煤炭中心医院收治的椎体成形手术联合125 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15例。观察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的恢复情况和后凸畸形Cobb角度的改善情况,VAS视觉模拟评分,BI巴塞尔指数,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VAS中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巴塞尔指数BI中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丢失率、Cobb角的改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 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能迅速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核酸适体(aptamer)是一种体外筛选,功能类似于单克隆抗体的,能与靶物质高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的寡核苷酸片段。因其具有诸多优于抗体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到生物传感器领域。而电化学检测技术因其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以及快速、简单、测试费用低和易于联机化等优点而在适体传感器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研究依据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构建原理中DNA链的数量和结构,对近几年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研究发展做一综述,包括单链核酸物质体系构建的核酸适体电化学传感器、双螺旋结构的核酸物质体系构建的核酸适体电化学传感器和两条单链核酸物质体系构建的核酸适体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9.
郑雷  韩跃武 《肿瘤防治研究》2006,33(12):862-864
目的通过观察硫代磷酸化修饰的Ki-67抗原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deoxyribonucleoti-de,ASODN)抑制Ki-67抗原表达,从而抑制HEPG-7402细胞体外增殖,为今后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将Ki-67反义寡核苷酸(ASODN)作用于HEPG-7402细胞,MTT比色法测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ellulerchemistryICC)方法检测Ki-67标记指数(LabelingindexLI)、RT-PCR方法观察Ki-67mRNA水平的改变。结果Ki-67ASODN作用组HEPG-7402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Ki-67标记指数(LI)下降,Ki-67mRNA合成减少。结论针对Ki-67的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人肝癌细胞株的体外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抗菌肽2IQ3及其突变体基因进行原核表达,经纯化获得目的蛋白。方法 根据2IQ3氨基酸序列及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原则设计并合成2IQ3基因编码的核苷酸片段,采用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抗菌肽2IQ3及突变体基因,克隆至载体p 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形式,纯化重组蛋白。结果 构建的抗菌肽2IQ3及其突变体基因所表达的重组蛋白,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有特异性目的条带出现,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达97%左右,浓度为0.502 mg/m L。结论 成功构建了抗菌肽2IQ3及其突变体基因的原核表达体系,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纯化,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