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目的:通过成人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析冠动脉正常解剖变异与开口变异的检出频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8月我院1167例成人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将检出的冠状动脉分布、走形解剖变异与先天性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进行总结分类。结果:1167例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22例,总检出率1.88%。结论:成人冠状动脉存在分布变异与开口变异,总检出率为1.88%,以左侧冠脉起源变异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2.
3.
冠状动脉内旋磨技术(coronary rotational atherectomy,CRA)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带有钻石颗粒的旋磨头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内膜钙化组织旋磨成细小的微粒,其颗粒直径甚至比红细胞还小,随血流冲击流向冠脉远端,从而将阻塞血管腔的斑块清除掉并植入药物支架使冠脉血流重建,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ncRNA MIR155HG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物标志物的潜能。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01月我院收治的93例CHF患者(心功能Ⅰ级22例,Ⅱ级24例;Ⅲ级21例;Ⅳ级26例),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对照组,QRT-PCR检测血清MIR155HG的表达,分析MIR155HG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作为生物标志物潜能。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MIR155HG的表达水平(7. 755±0. 449)较健康对照组(1. 199±0. 218)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MIR155HG在心功能Ⅰ级~Ⅳ级的CHF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心肌梗死后重度左室重构患者血清MIR155HG的表达较无左室重构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重度左室重构患者心肌梗死后早期(1-3个月) MIR155HG升高缓慢,随后开始持续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无论是缺血性还是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IR155HG的表达均较心肌梗死后1年心室重构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MIR155HG的表达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呈正相关关系(r=0. 672,P<0. 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关系(r=-0. 630,P<0. 001)。结论血清MIR155HG水平的高低与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间接的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收缩同步性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心动过缓患者分为RVOTS起搏观察组(38例)和RVA起搏对照组(30例),起搏植入后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心电图QRS波宽度,比较心室收缩同步性.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2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脏做功指数(Tei指数),评价对心室功能的影响.结果:起搏植入后观察组QRS波宽度为0.14±0.04 s,对照组QRS波宽度为0.17±0.03 s,较植入前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QRS波宽度比对照组窄(P<0.01).随访6个月后2组LVEDD及LVESD均无显著变化;第6月时LVEF对照组较观察组低(P<0.05);Tei指数在术后随访的第1月、第3月、第6月时对照组均较观察组高(P<0.01);对照组Tei指数第6个月与第1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VOTS起搏对维持心室收缩同步性及保护心室功能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球囊拘禁技术(JBT)与传统的导丝保护技术(JWT)在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56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脉真性分叉病变的患者,在PCI前随机分为球囊拘禁组和导丝保护组,所有患者先采用主支植入支架的术式,分支用球囊拘禁保护者为试验组,分支用导丝保护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支架植入术后因斑块和界嵴移位,分支夹层等导致分支受累加重或闭塞的发生率,以及因分支受累改变成必要时T术式(TAP)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TIMI3级血流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支受累和闭塞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因分支受累改变成必要时T术式(TAP)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时采用球囊拘禁技术较传统的导丝保护对分支保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心肌梗死的面积密切相关,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炎症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及时消除炎症渗入,将炎症反应和修复反应在空间上限制在心肌梗死区,是实现梗死区最佳愈合的关键。Foxp3+调节性T细胞参与调节各种生理和病理的免疫炎症反应。心肌梗死后,Foxp3+调节性T细胞可促进心肌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加速心肌梗死的恢复过程。现系统综述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旨在深入了解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这可能有助于设计有效的方法来控制免疫反应,为心肌梗死提供新的潜在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X染色体失活特异性转录本基因(XIST)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我院收治的90例CHF患者(CHF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LncRNA XIST的表达,分析血浆LncRNA XIST表达水平与B型利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等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LncRNA XIST对CHF的预测作用;用Kaplan Meier生存分析LncRNA XIST对CHF患者1年生存率的影响;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CHF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ncRNA XIST在CHF组患者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LncRNA XIST的表达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685,P=0.00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618,P=0.002)。血浆LncRNA XIST诊断CHF的效率为0.854(95%CI:0.795~0.932,P0.001)。LncRNA XIST高表达患者的1年平均生存时间短于LncRNA XIST低表达者[(5.38±1.22)个月vs(10.35±1.9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9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XIST高表达是CH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3.370,95%CI:1.730~6.550,P0.001)。结论:血浆LncRNA XIST高表达与CHF有一定的相关性,高表达LncRNA XIST与CHF患者的预后较差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