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放置自行脱落J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疗效,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放置自行脱落J管引流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咸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156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自行脱落J管组(n=80)和T管引流组(n=76),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行脱落J管组较T管引流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8.2±7.2)h vs(22.1±8.3)h,t=3.139,P=0.002]、术后排气时间[(1.7±0.9)d vs(2.1±1.3)d,t=2.244,P=0.026]、补液总量[(5 634.1±432.8)mL vs(6 351.4±547.9)mL,t=13.56,P<0.001]、拔管时间[(8.7±3.3)d vs(47.1±13.0)d,t=14.966,P<0.001]、住院时间[(7.9±2.8)d vs(9.4±3.3)d,t=3.067,P=0.003]、住院总费用[(15 489.2±2 217.1)元 vs(18 136.4±2 251.3)元,t=7.39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前提下,自行脱落J管引流扩大了胆总管一期缝合适应证,安全有效,相比T管引流具有加速康复、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盐酸千金藤碱(cepharanthine hydrochlo-ride,CH)联合FAP对肝癌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CH和维拉帕米对耐药细胞的无毒剂量;MTT法检测H22/FAP肝癌细胞对多柔比星、顺铂、5-氟尿嘧啶的耐药倍数;生命延长率评价CH联合FAP的药效;定磷法检测P-gp ATP酶活性。结果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提示,CH和VER剂量分别为1.0、0.15 g.L-1时,对H22/FAP细胞的抑制率<10%;MTT检测显示,H22/FAP瘤细胞对多柔比星、顺铂、5-氟尿嘧啶的耐药倍数分别为27.75、10.20、11.20;生命延长率结果显示CH 10、5 mg.kg-1联合FAP组能有效延长小鼠生存时间;动力学分析提示CH能够提高ATP酶活性,Vmax值约为184 nmol.min-1.mg-1,与阳性对照药维拉帕米相近。结论 CH联合FAP能够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其机制之一可能为CH能够提高P-gpATP酶活性,抑制P-gp外排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3期胆囊癌腹腔镜根治术中采用腹腔镜限量解剖性肝切除(LLAH)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咸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2018年3月至2021年6月间收治的T3期胆囊癌患者62例,其中行传统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30例(传统组),行LLAH 32例(LLAH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生存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与传统组相比,LLAH组手术完成时间更长[(185±50)min vs (150±35)min,t=1.635,P=0.042)],但术中出血量更少[(350±150)mL vs (550±250)mL,t=-2.526,P=0.03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6例(18.8%) vs 9例(30.0%),χ2=3.883,P=0.043]、肝功能不全发生率更低[2例(6.3%) vs 5例(16.7%),P=0.026]、术后住院时间更短[(6.0±1.6)d vs (8.1±2.6)d,t=-2.676,P=0.029],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根治术完成情况及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下简称《中国药典》)1995年版为建国以来的第六版药典。本版药典的颁布为形成以国家药典为主体的标准结构跨进了一步,并有许多改进和提高。笔者在学习《中国药典》1995年版~部过程中,认为部分动物药材拉丁名有待进一步完善,特提出如下商榷意见。l关于拉丁名的问题(按药典页码顺序)1.1第67页收载的水蛙,为水蛙科动物蚂蝗Whit-man。ap。g。Whltman、水蛙H。rudoumpon。caWhitman或柳叶蚂蝗Wb。tmaniaac。nulataWhit-man的干燥体,拉丁名用HIRUDO。Hirudo一词,系拉丁语“水蛙”,又为环节动物门的水…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小鼠肝癌模型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E mRNA的方法。方法:以cyclin E和β-actin的PCR产物为阳性模板,分别将二者cDNA产物进行10倍梯度稀释,建立双标准曲线,应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yclin E和β-actin mRNA含量,对熔解曲线进行分析确定扩增产物的特异性。结果: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为-1.00,cyclin E和β-ac-tin扩增效率分别为0.91和0.93,熔解曲线分析显示均为单峰,特异扩增产物的Tm值分别为(81.84±0.28)℃和(89.15±0.26)℃。10-4Cyclin E和β-actin cDNA标本日间变异系数(CV)和批内CV分别为1.02%、1.45%和0.90%、1.48%。结论:SYBR Green I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cyclin E mRNA是一种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方法,为cyclin E的进一步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牛文忠  陈振辉  李霞△  韩立 《广东医学》2021,42(10):1249-1253
目的 研究脑电生物反馈结合可乐定透皮贴片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疗效和对Th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选抽动障碍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7例纳入对照组,剩余47例纳入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可乐定透皮贴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实施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下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儿Th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运动抽动积分、发声抽动积分、整体功能损害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末、第8周末、第12周末,两组运动抽动积分、发声抽动积分、整体功能损害积分均降低,但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82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总T淋巴细胞(6531±475)%、Th淋巴细胞(2931±424)%、Ts淋巴细胞百分率(3163±393)%以及Th/Ts比值(101±024)%,与对照组[(6542±482)%、(2924±435)%、(3177±399)%、(106±0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总T淋巴细胞(6987±525)%、Th淋巴细胞百分率(3639±527)%以及Th/Ts比值(148±032)%均比对照组[(6754±506)%、(3288±473)%、(129±027)%]更高,Ts淋巴细胞百分率(2563±307)%比对照组[(2824±332)%]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Th1淋巴细胞(1784±362)%、Th2淋巴细胞百分率(121±031)%与对照组[(1791±374)%、(118±02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h1淋巴细胞百分率(821±250)%比对照组[(1013±277)%]更低,Th2淋巴细胞百分率(242±069)%比对照组[(205±052)%]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抽动障碍患儿实施脑电生物反馈与可乐定透皮贴片联合治疗,可以提高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利于患儿Th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功能的改善,是临床针对抽动障碍患儿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完全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1年3月45例采用完全腹腔镜手术和42例采用开放性手术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及生存率, 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组一般资料、Bismuth 分型和手术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手术耗时多于开腹组(t=-1.366, 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t值分别为0.043, 0.026, -1.852, 均P<0.05), 完成R0根治术的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亦优于开腹组(χ2值分别为3.216, 2.566, 均P<0.05), 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术后病理学检查、住院费用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术后1、3年生存率优于开腹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相较于开放性手术提高了根治性切除率, 缩短了住院时间, 延长了患者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与T管引流的临床疗效,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1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组(研究组,n=66)与T管引流组(对照组,n=6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补液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前合并症、肝功能、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量与大小、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补液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安全、有效;相较T管引流具有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住院费用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