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泵治疗又被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系统(CSII),将放置短(超短)效胰岛素的容器通过导管分别与针头和泵连接,将针头置于皮下组织,用于调整程序的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胰岛素输注,模拟胰岛素的持续基础分泌(通常为每小时0.5~2U)和进餐时的脉冲式释放。我科于2002年  相似文献   
2.
我们用维生素B1在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妊娠剧吐30例,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催产素静脉滴注是处理产程异常的重要方法,本文就我院2000~2003年全年催产素静脉滴注催产198例作回顾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产妇情况2000~2003年分娩总数2074例。使用催产素静脉滴注198例,其中年龄20~29岁184例,占92.93%。产次1~3次,其中192例为第一产,占96.9%,均为38周以上者。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究细胞色素P4501A(cytochrome P4501A,CYP1A1)、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受体(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 receptors,TSLPR)、CC趋化因子受体3(CC chemokine receptor 3,CCR3)在小儿特应性皮炎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特应性皮炎患儿89例作为特应性皮炎组,同期选取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健康组。采集两组入组后第2天空腹静脉血3 mL,在密度梯度离心处理下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CYP1A1、TSLPR表达量,采用荧光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CR3表达水平。分析CYP1A1、TSLPR、CCR3在小儿特应性皮炎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相关性。 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特应性皮炎组CYP1A1、TSLPR、CCR3表达均升高(P<0.05)。CYP1A1、TSLPR、CCR3表达与特应性皮炎患儿性别、年龄、伴随症状无关(P>0.05);CYP1A1、TSLPR、CCR3表达与特应性皮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家族过敏史、特应性家族史、个人过敏史相关,与轻度、中度、无家族过敏史、无特应性家族史、无个人过敏史的患儿相比,重度、有家族过敏史、有特应性家族史、有个人过敏史的患儿CYP1A1、TSLPR、CCR3表达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YP1A1、TSLPR、CCR3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CYP1A1、TSLPR、CCR3对小儿特应性皮炎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与CYP1A1、TSLPR、CCR3单项预测相比,三项联合的预测价值较高(P<0.05)。 结论 CYP1A1、TSLPR、CCR3在小儿特应性皮炎中表达升高,且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家族过敏史、特应性家族史、个人过敏史相关,临床上可采用三者联合预测此病。  相似文献   
7.
初孕人流对再次妊娠分娩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流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在我国广泛应用。人流并发症屡见报道。但对初孕妇人流后对再次妊娠分娩的影响报道却少见。因此我们对初孕人流再次妊娠结果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同期无人工流产史的初孕妇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于2001年6月~2002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  相似文献   
8.
9.
小组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组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教学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01—2002级护理本科生(沿用传统教学法)编为对照组,2003—2004级护理本科生(采用小组教学法)编为实验组。结果:期末考试成绩试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呈正相关(P〈0.001),对实验组学生做问卷调查,92.5%的学生对小组教学法的效果给予正性评价。结论:小组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腹部腧穴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血脂和血清脂联素含量的影响。方法:10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采用电针腹部腧穴疗法,对照组52例采用电针传统体穴疗法,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测量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比值;检测血脂、血清脂联素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腰围、腰臀比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下降(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上升尤为明显。结论:电针腹部腧穴较电针传统体穴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有显著优势,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