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颅内高密度上皮样囊肿实属罕见,容易误诊.笔者总结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高密度上皮样囊肿的CT表现,并分析了高密度的形成原因,强调了颅内高密度上皮样囊肿与其他高密度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入侵性及限局性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方法:入侵性肺曲霉菌病3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且经CT常规扫描;限局性肺曲霉菌病5例均经CT变换体位扫描证实.结果:3例入侵性肺曲霉菌病,3例均表现为肿块样浸润;5例限局性肺曲霉菌病,3例继发于支气管囊肿内,1例继发于支扩,1例继发于结核薄壁空洞内.结论:入侵性肺曲霉菌病CT表现是结节或肿块阴影外围有"日晕"样环形阴影;限局性肺曲霉菌病多发于净化空洞内,曲霉菌球随体位改变而运动.  相似文献   
3.
现将我院经CT诊断并病理证实的4例胃癌2例胃平滑肌肿瘤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男4例,女2例,年龄48~67岁,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2例,腹部包块3例,呕血1例。设备采用GEMax640CT机,扫描从隔顶至肝下线平扫,层厚10mm扫描前30分钟口服2.5%泛影葡胺500ml,上床前再口服500ml。2结果4例胃癌均表现为胃壁不规则增厚其中2例胃窦部前壁增厚,增厚的胃壁与周围器官脂肪层变薄、模糊或消失;另2例为贲门胃底部壁厚薄不均体软组织肿块其中1例伴肝内多发转移。2例胃平滑肌肿瘤,1例为腔内型,表现为胃腔内类圆形软组织块影,密度略低于脾…  相似文献   
4.
血管网状细胞瘤是一种良性血管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0%,多发生于后颅窝小脑半球,偶见于脑干,幕上者非常罕见,且多发生于颞、顶叶。此种病变以中青年女性为多见。1病例介绍例1,女,27岁,教师,头痛、头晕2~3年余,近半个月视物模糊、呕吐,来医院诊治。X线检查:头颅平片正侧位五示颅内压增高的改变。CT扫描:右小脑半球可见一低密度节囊性病变,密度类似脑脊液,病灶边界清楚,近园形,约3.0X3.Zcm’大小,周围仔细观察有轻度水肿带,在节肿内下墨可见一等密度结书。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呈不规则的环状增强,壁结节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5.
动脉瘤性骨囊肿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病变。自1956年Taffe某人将本病作为一种独立病种报告以来,对本病认识不断提高。报道也逐渐增多。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对本病诊断的认识,对我们误诊的3例报告如下。l病例择要例1.魏某,女,35岁。左下肢疼痛、麻木四W月于1989-09-22入院。查体:腰能部左侧有一局限性隆起,有深部触疼。肛论;距肛门lOom处直肠后望可触及鸭卵大肿物,不活动。x线片示:能骨左侧有一scmX4cm的溶骨性破坏的透亮区,固边不规整、较清晰,外上方骨皮质变薄,透亮区内隐约可见粗细不等的索状结构.左能孔1-3消失。临床诊断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盆腔炎疾病所致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6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分为寒湿凝滞证和湿热瘀阻证,寒湿凝滞证用甘姜苓术汤加减,湿热瘀阻证用大黄牡丹汤加减。对照组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72%、对照组72.2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所致痛经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阿奇霉素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药对敏感菌株所致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耳鼻喉科感染、沙眼衣原体和非多重耐药淋球菌的单纯生殖器感染、尿道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前,老年患者在用药问题上,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索,对重复用药突出。为确保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广大医师和药师一定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在充分认识老年人患病特点的基础上,采取用药安全对策,注意合理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9.
韩志平  夏阳 《河南中医》2014,(6):1145-1146
目的:观察补肾散结解毒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给予补肾散结解毒汤。结果:30例患者有14例妊娠,妊娠率为46.67%,痛经症状缓解25例,未受孕中基础体温改善12例。结论:补肾散结解毒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PC平台的人体表面多部位温度监测方法,用以在热疗过程中保证患者的安全并及时向温度的控制提供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