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目的 观察高糖摄入对正常 Sprague Daw ley( S D)大鼠糖及胰岛素代谢、脂质代谢和纤溶活性的影响。②方法 将雄性 S D 大鼠16 只随机分为2 组,实验组于饮水中添加蔗糖(120g/ L)喂养42d,对照组给以正常饮水,每7d 定时测量体质量( B W)1 次,实验最后1d 取血测空腹血糖( F B G),空腹血清胰岛素( I N S),甘油三酯( T G),总胆固醇( T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 D L C)水平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 A I1)活性等指标。③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 F B G,血清 T G 水平及血浆 P A I1 活性均升高(t= 2.36~4.73, P< 0.05,0.01);血清 T C及 H D L C水平两组差异无显著性(t= 1.37,0.84, P> 0.05);两组血清 I N S水平虽然差异无显著性(t= 0.77, P>0.05),但是经协方差分析纠正体质量因素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F= 5.74, P< 0.05);直线相关分析提示,实验组血清 I N S水平与 B W ,血清 T G水平及血浆 P A I1 活性呈高度正相关,对照组血清 I N S水平与 B W 及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氧化镁对高血压病人血压、胰岛素抗性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服用同剂量的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缓释片降血压,治疗组加服氧化镁粉;对照组不服氧化镁。观察3个月。实验前1d及实验结束之次日分别测血压、抽空腹血查血清葡萄糖(SG)、血浆胰岛素(INS)、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观察实验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组实验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NS,TG及TC降低,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ISI及HDL升高,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G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②对照组实验后SBP,DBP降低,与实验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NS,SG,TG,TC,HDL及ISI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别(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实验后SBP及DBP降低明显(P<0.05);INS,TG,及TC降低(P<0.01,0.05);ISI及HDL升高(P<0.01);结论 氧化镁可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提高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其血清T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观察氧化镁对高血压病人血压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②方法 将60 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加服氧化镁粉。治疗90d,观察血压、血清葡萄糖(SG)、胰岛素(INS)及C肽(CP)变化,并计算CP/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③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INS及CP降低,ISI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 4.11~17.58,P均< 0.001);SG,CP/IN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 0.78,1.37,P> 0.05)。对照组治疗后SBP,DBP降低(t= 17.50,12.70,P<0.001);INS,CP,ISI,SG及CP/INS均无显著变化(t= 0.78~1.59,P 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BP,DBP,INS,CP降低及ISI增高更显著(t= 2.09~8.86,P< 0.05,0.01);SG,CP/INS差异无显著性(t= 1.19,0.52,P> 0.05)。④结论 氧化镁可有效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改善其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5.
1目的 观察氯化铬对高糖摄入诱发 SD大鼠高血压和糖及胰岛素代谢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2方法 将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即对照组 (C组 )、铬组 (T组 )、蔗糖组 (S组 )和铬 -蔗糖组 (ST组 ) ,S组和 ST组饮用水中添加蔗糖 ,T组和 ST组每天定时给予 Cr Cl3.6 H2 O10 .2 5 mg/kg体质量灌胃 ,C,S组同时给予等量的双蒸水灌胃 ,连续 42 d,每 7d测量体质量 (BW)、收缩压 (SBP)及心率 (HR) 1次 ,实验最后 1d测定空腹血糖(FBG)、胰岛素 (INS)水平。3结果 自实验第 8天起 ,S组 SBP和 HR即明显高于 C和 T组 (F=3.2 9~ 7.40 ,q=3.13~ 5 .83,P<0 .0 5 ,0 .0 1) ,并且自第 2 2天起 ,S组 SBP升高更加明显 ,持续至实验结束 (F=8.2 3~ 12 .6 7,q=5 .2 5~ 7.70 ,P<0 .0 1) ;S组与 C和 T组相比 ,FBG水平明显增高 (F=3.86 ,q=3.83,4.36 ,P<0 .0 5 )。给铬组自第 15天起可有效防止高蔗糖摄入诱发的 SBP升高和 HR增快 ,直至实验结束 (F=3.5 6~ 12 .6 7,q=3.16~ 6 .42 ,P<0 .0 5 ,0 .0 1) ;同时可有效防止 FBG的增高 (F=3.86 ,q=3.33,P<0 .0 5 )。4结论 氯化铬能有效防止高糖摄入诱发 SD大鼠的血压升高 ,而对糖及胰岛素代谢的改善可能为其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氧化镁对蔗糖诱导的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给Sprague Dawley(SD)大鼠高蔗糖摄入并补充镁剂后观察大鼠血压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 ,对照 氧化镁治疗组 (CT) ,蔗糖组 (S) ,蔗糖 氧化镁治疗组 (ST) ,每周测收缩压 (SBP)及体重 (BW ) 1次 ,实验历时 6 .5周。实验结束当天禁食 5h ,摘眼球采血。测定血清葡萄糖 (Glu)、胰岛素 (INS)及C肽 (CP)浓度。结果 S组与C组比较 ,INS ,CP增高 (P <0 .0 5 ,P <0 .0 1) ,并伴随代谢改变 ,S组血压亦升高 (S ,3~ 6周均值与C ,3~ 6周均值比较 ,P <0 .0 1) ;ST组与S组比较 ,氧化镁可防止ST组SBP ,INS ,CP的升高 (P <0 .0 1,P <0 .0 5 ) ;各实验组血糖及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高糖摄入诱导SD大鼠产生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 ,氧化镁能防止蔗糖诱导的SD大鼠血压、血胰岛素的增高 ,提示镁对胰岛素拮抗 (IR)状态的糖代谢有利作用。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口服降糖药继发性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NIDDM)病人血糖、血压、体质量的影响。②方法 将30例口服降糖药继发生失效的NIDDM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继续分组前的治疗,治疗组加用胰岛素,治疗0.5年,观察两组病人血压、血糖及体质量的变化。③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增高,血糖降低,体质量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81 ̄3.91,P0.05,0.01);对照组应指标无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观察氧化镁对高血压病人血压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②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 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加服氧镁粉。治疗90d, 观察血压、血清葡萄糖(SG)、胰岛素(INS)及C肽(CP)变化,并詈算CP/INS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③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收缩村(SBP)、舒张压(DBP)、INS及CP降低,ISI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4.11~3  相似文献   
9.
U波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临床正常及异常U波的观察和分析越来越广泛深入,并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正常U波是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圆钝状的低平波,方向与T波一致。国内有作者观察100例正常人心电图的U波,发现其特点:①除aVR导联外U波均直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口服降糖药继发性治疗失效的2型糖尿病(NIDDM)病人血糖、血压、体质量的影响。②方法将30例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NIDDM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继续分组前的治疗,治疗组加用胰岛素,治疗0.5年,观察两组病人血压、血糖及体质量的变化。③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压增高,血糖降低,体质量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81~3.91,P<0.05,0.01);对照组相应指标无显著变化(t=1.77~1.87,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t=3.07~5.56,P<0.01)。④结论胰岛素对口服降糖药继发性治疗失效的NIDDM病人有降低血糖,升高血压,增加体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