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63例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探讨TAO的临床表现、诊断、甲状腺功能状况及治疗。方法对1995~2005年收治的63例(114眼)TA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TAO患者中以眼球突出和复视为主要就诊原因,80%左右患者有眼睑征和眼外肌受累,66,7%患者有角膜病变,78.1%患者有眶压高,31.6%患者有眼压高,15.8%患者有视神经病变。63例患者中,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3例,甲状腺功能异常(甲亢或甲低)者50例。本组所有患者均予激素保守治疗。结论TAO的治疗以药物保守为主,治疗效果与病程及疾病活动性有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爆裂性眼眶骨折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爆裂性眼眶骨折系指眼前段遭受巨大致伤物撞击,致使眶内压骤然升高,眼眶薄弱部位骨壁断裂,眶内容物嵌入骨折处,引起复视、眼球隐没、眼位改变、眼球运动障碍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眼眶骨折,通常发生在眶下壁和内侧壁[1]。现就我院自1994年1月以来收治的10例爆裂性眼眶骨折病例分析报告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男9例,女1例;右眼,左眼各5例;年龄18~56岁,平均30岁;伤后当日来诊者9例,2天后来诊1例。2病因与骨折部位:车祸4例,砸伤(包括枪托、石块、爆炸锯片)3例,拳击伤2例,撞伤(水管)1例。爆裂眼眶骨折部位:下壁7例,内壁6例,上壁2例,外壁4例…  相似文献   
3.
球后注射氯丙嗪治疗绝对期疼痛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对期青光眼 ,常有剧烈的眼疼痛及头痛 ,往往被迫摘除眼球。有的患者因伴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等全身性疾病 ,不能耐受眼球摘除手术 ,有的则不愿接受眼球摘除手术治疗。以往用睫状体透热或冷凝术以及酒精球后注射等方法 ,其刺激性强 ,效果也不佳。国内李锦文于1986年首次报道予球后注射氯丙嗪治疗绝对期疼痛性青光眼 [1],此后陆续有报道。我院于1993年以来予氯丙嗪球后注射治疗绝对期疼痛性青光眼14例 ,取得了显著止痛效果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共14例14眼 ,其中男7例 ,女7例 ;年龄最大76岁 ,…  相似文献   
4.
自90年代以来,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因其具有切口小,对组织损伤轻,伤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迅速而且稳定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并已取代大部分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现将我院自1998年以来为95例(99眼)糖尿病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5例(99眼),男52例(54眼),女43例(45眼),年龄25~87岁,术前视力均在0.3以下。糖尿病史最长20年,最短2个月。术前血糖>6.4~8.5mmol/L者56例(59眼),血糖8.6~10.5mmol/L者19例(20眼),血糖10.6~17.3mmol/L者17例(18眼),血…  相似文献   
5.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定性诊断意义。方法:对1986~2000年住院的214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病人进行CT和超声波检查。结果: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2%,CT可做出准确的眼眶内病变定位,其中75%的肿物位于肌椎内。超声波检查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定位不如CT,但对揭示海绵状血管瘤的组织学类型优于CT,其诊断符合率高达93%。结论:用CT扫描作为术前精确定位,以决定手术入路与切白位置,结合CT与超声波作术前准确的定性诊断以决定是否采用简单的前路开眶摘除肿物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6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2例(72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患者均给予玻璃体腔一次性注射药物治疗,对照组注射曲安奈德0.1 ml,治疗组注射康柏西普0.1 ml。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采用标准视力表对患者进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厚度|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多焦视网膜电流图(mfERG)检查分析N1波(第1个负波)潜伏期的变化期间|记录治疗后1个月内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高眼压等|在治疗后3个月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LVOOL)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BCVA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两组在治疗后1、3个月BCVA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视网膜厚度、N1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低于对照组,N1波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低于治疗前,N1波潜伏期短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高眼压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自理能力、活动能力、社交与心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有效改善视网膜功能,安全性更好,从而有利于视力的快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科  唐平  韩姬 《广西医学》2016,(1):28-3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对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眼内压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对312例抗青光眼术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378只眼)行超声乳化术,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 d、3 d、1周及1个月的眼内压和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情况[包括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CED)、平均细胞面积( AVE)、细胞面积变异度( CV)以及角膜中心厚度(CCT)]。结果患者眼内压、CED、AVE、CV及CCT在各个时间点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眼内压及CCT在术后1 d升高,术后3 d开始下降,术后1个月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CED随观察时间延长而降低,而AVE及CV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对抗青光眼术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行超声乳化术治疗后,患者的眼内压升高及角膜内皮细胞完整性的改变多在术后1d开始出现,但术后1个月基本能恢复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前后的视力情况。方法 :对 1986~ 2 0 0 0年住院的 2 14例眶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着重分析术前术后视力变化。结果 :4 9.5 % (10 6 /2 14 )的患者就诊时视力下降。 31% (6 7/2 14 )的患者术前有视网膜与视神经受肿瘤压迫的改变。全部病例经开眶手术后 2 3% (5 0 /2 14 )术后视力增进 ,17% (36 /2 14 )术后视力减退 (其中完全丧失视力者 9例 ) ,6 0 % (12 8/2 14 )术后视力无变化。 7例作了术前术后屈光学检查 ,71% (5 /7)术后有远视减少或近视增加的趋势。结论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可因肿瘤压迫视神经与眼球致视力下降 ,术后绝大部分患者视力保持不变或有增进。因此 ,眶内海绵状血管瘤宜尽早手术取出 ,如此术后视力预后则好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由Kelman于1967年首次报道以来,因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术后散光小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但超声乳化术精细、复杂,它需要双手、双脚、双眼和大脑的密切配合.对于初学者经验不足,技术不娴熟,晶状体核过硬或机器发生故障时,可产生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导致术后视功能恢复差.现将我院临床资料较完整的619例668眼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3月以上的视力情况,其中共有34眼(5.09%)视力低于0.3,就其发生的原因与防治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伟仙  王玲  韩姬  黄雄高 《眼科新进展》2016,(11):1032-1035
目的 评价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acetonide,TA)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后囊膜破裂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的患者(43例43眼)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20眼)在术中使用TA辅助前段玻璃体切割,对照组(23例23眼)除不使用TA外所有手术步骤和试验组一致,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厚度、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术后炎症反应程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d最佳矫正视力试验组为(0.75±0.17)logMAR,优于对照组的(0.92±0.21)logMAR(P=0.017);术后1d以及1周时炎症反应的症状和体征综合得分及角膜厚度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试验组为(188±22)μm,低于对照组的(227±31)μm(P=0.001)。术后人工晶状体移位以及瞳孔欠圆的发生率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应用TA辅助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后囊膜破裂有助于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