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肾嗜酸细胞瘤(renal oncocytoma,RO)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肾实质性良性肿瘤,本病多数无症状,少数可有腰痛、血尿或腹部包块等症状,术前确诊较困难.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999-01-2007-12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RO完整资料,对其CT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有关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特征、CT表现及鉴别诊断,以提高术前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S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9例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MS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MPR)/曲面重建技术(CPR)分析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并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阑尾增粗82例,阑尾壁增厚38例,阑尾粪石43例,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条纹征"80例,阑尾周围脓肿12例,阑尾穿孔18例,盲肠壁增厚与阑尾开口形成"箭头征"16例,右侧腰大肌肿胀模糊不清15例,腹腔积液20例,合并肠梗阻8例,阑尾无明显异常3例,CT诊断正确96例,诊断符合率为97%。结论 MSCT薄层扫描结合MPR/CPR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可以提高鉴别诊断能力,可作为急性阑尾炎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的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螺旋CT检查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的意义,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患者的CT和病理特征.结果: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主要CT表现为肾实质内密度不均的肿块内含更低密度影(脂肪),其CT值为-20~-90 Hu.其中肾肿块内出血5例,肾肿块内出血并包膜下出血3例,肾肿块内出血并肾周积血2例,肾肿块内出血并腹腔积血2例.动态增强扫描肾血管及软组织成分明显强化,脂肪成分及出血均不强化.本组12例术前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100%.结论:螺旋CT及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判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出血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有助于术前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结果研究证实,所有的SPTP病灶均由不同比例的实性与囊性成分构成,在11例中,囊实性结构比例相仿者6例,囊性结构为主者4例,实性结构为主者1例。肿块均为囊实性,伴发钙化4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特点CT可较好地作出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或CT导引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原发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13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肿瘤大小11~19cm,平均15cm。肿瘤形态不规则伴明显分叶,坏死部分占肿瘤体积的大部分,病灶呈浸润性生长。6例伴瘤内出血,4例伴瘤内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不均匀性中度强化,6例可见轨道征。结论:原发性腹膜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表现主要为肿瘤较大并向周围浸润生长,肿瘤内部坏死显著,瘤内出血常见。轨道征对诊断该病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低张后螺旋CT增强对胆总管壶腹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经手术病例证实的壶腹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低张(肌注654-2 10-20mg)后行螺旋薄层CT增强扫描。结果 12例常规平扫仅1例在钩突水平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壁见圆形结节影,11例均未见确切病灶,低张后增强扫描所有病例均见轻中度和/或明显强化局限性管壁增厚影或强化软组织结节影,肿块直径0.3cm-2.2cm,2例十二指肠周围淋巴结转移,1例胰腺受累,1例肝转移。所有病例胆总管扩张,其中2例中度扩张,10例重度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形态均呈软藤状,并伴胆囊增大.术前正确诊断11例,1例误诊为炎症。结论 CT低张增强扫描在胆总管壶腹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原发周围型小肺癌影像分析及其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传统X线胸片及胸部CT平扫和动态增强在诊断原发周围型小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年来经手术和穿刺活检等病理证实,有完整资料的12例原发周围型小肺癌。所有患者通过传统X线筛选后做常规CT平扫(层厚层距10mm),同时在病灶区薄层扫描(层厚层距1-2mm)或HRCT及动态增强并分析影像特征。结果 12例中腺癌6例,鳞癌4例,大细胞癌1例,腺鳞癌1例。分叶征(6/12),毛刺征(8/12),空泡征(3/12),血管纠集征(4/12),胸膜凹陷征(5/12)。病变均位于肺外围。12例做了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增强,CT值增幅为20-60HU。结论 采用传统X线胸片及CT薄扫动态增强,结合CT导向下穿刺活检,对提高诊断原发周围型肺癌的认识和定性诊断十分重要,明显缩短临床观察时间,提高诊断及时性,为选择治疗方法和预后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价值,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少见型脑膜瘤的CT表现,并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型脑膜瘤,包括Nauta型囊性脑膜瘤8例,恶性脑膜瘤4例,多发性脑膜瘤2例以及完全钙化性脑膜瘤1例,术前均经CT平扫,14例又经对比增强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多数脑膜瘤位于幕上。Nauta型囊性脑膜瘤CT平扫呈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示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部分囊壁有强化。恶性脑膜瘤CT平扫呈不规则形混杂密度肿块,或囊性肿块伴结节,肿瘤边缘不规则,增强后实质部分明显强化,瘤周水肿广泛。多发性脑膜瘤CT平扫示多发结节灶,增强扫描示肿瘤轻度强化。完全钙化性脑膜瘤CT平扫呈钙化团块,邻近颅骨骨质增生硬化,瘤周无水肿。本组CT术前正确诊断10例,误诊5例。结论颅内少见型脑膜瘤术前CT易误诊。综合分析各型的CT特征,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旋转手法对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结构有限元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华  熊昌源  韩国武 《中国骨伤》2012,25(7):582-586
目的:研究腰椎旋转手法时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结构位移和应力的特点。方法:使用腰椎CT片,以Mimics10.01软件建立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几何模型,经Geomagic9对模型进行修改后导入Hypermesh10划分4面体网格并添加椎间盘与韧带。根据手法作用原理,将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导入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求解模块对4工况下模型的位移和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腰椎旋转手法作用时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结构位移和应力的变化。结果:①相同工况下腰椎位移的大小顺序是:L1>L2>L3>L4>L5,前柱>中柱>后柱。②不同工况下腰椎的位移大小顺序是:工况3>工况1>工况4>工况2。③相同工况下椎间盘从L1,2-L5S1各椎间盘位移大小顺序是:L1,2>L2,3>L3,4>L4,5>L5S1,同一椎间盘内各象限位移大小顺序为:第2象限>第3象限>第1象限>第4象限。④不同工况下各椎间盘的位移大小顺序是:L1,2>L2,3>L3,4>L4,5>L5S1,同一椎间盘不同工况下位移大小顺序是:工况3>工况4>工况1>工况2。⑤骨盆和髋关节在手法作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位移和应力集中。结论:①旋转手法的作用原理与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相应解剖部位因旋转而引起的相对位移有关;②在手法的操作过程中,不能随意加大侧弯和前屈的角度;③在腰椎旋转手法的施术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腰椎骨盆和股骨上端各部位的具体情况以确定适应证和禁忌证。  相似文献   
10.
CT导向下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可以直接显示颅内血肿的部位及大小,故CT不仅是有效的诊断方法,同时还是监测颅内介入治疗、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主要手段之一[1]。CT导向下微创治疗颅内血肿使“不可视”的抽吸术在影像学的直接“可视”下进行,并根据不同情况予以不同的定量抽吸。该方法具有定位准确、损伤轻微、操作简便、清除血肿彻底、易于推广等特点,是目前治疗颅内血肿最佳方法之一。我院自1999年2月~2005年12月间采用该方法治疗颅内血肿218例,笔者就其操作方法、治疗效果及预后等问题做一探讨。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18例患者,男130例,女88例,年龄21~82岁,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