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1.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无选择性作内镜检查的90例患者血清,分别作抗HPIgG,IgA,IgM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同时与胃粘膜活检组织块的镜检,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ELISA检测结果显示血清IgG,IgA,IgM抗体的阳性率分虽为71.1%(64/90),56.6%(51/90),56.6%(51/90),IgG检出率均高于检法65.6%%(59/90),尿素酶试验55.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进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LN)冰冻切片粘附结合实验法和MTT法,观察白血病患者尤其是B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粘附小鼠MLN高内皮小静脉(HEV)的活性变化及患者骨髓班单个核细胞(BMMC)体外粘附患者骨髓基质细胞(SC)的活性变化.结果:1.B—ALL,患者PBMC粘附HEV的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低于正常组;2.经抗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一1(LFA—1)单克隆抗体(McAb)封闭后,B—ALL患者PBMC对HEV的粘附阳性率低于正常对照PBMC经同样处理组及自身PBMC末处理组。抗LFA一1McAab封闭也能使正常对照PBMC粘附阳性率和强阳性率下降;3.各型ALL患者BMMC与患者骨成SC的粘附率低于正常对照,各型患者组问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进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LN)冰冻切片粘附结合实验法和MTT法,观察白血病患者尤其是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粘附小鼠MLN高内皮小静脉(HEV)的活性变化及患者骨髓血单个核细胞(BMMC)体外粘附患者骨髓基质细胞(SC)的活性变化,结果:1B-ALL患者PBMC粘会HEV的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低于正常组;2.经抗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基因尤其是肝癌相关新基因的功能。方法 利用集落形成实验和成瘤实验初步分析HC90和HC3898基因的功能。结果 ①HC90基因的转染能增加SMMC-7721肝癌细胞形成的集落数量;②注射转染了HC90基因的SMMC-7721细胞形成的肿瘤平均瘤重大于注射SMMC-7721细胞的自身对照组;③HC3898全长cDNA转染SMMC-7721细胞能显著抑制集落的形成;④注射转染HC3898基因的SMMC-7721细胞组平均瘤小于注射SMMC-7721细胞的自身对照组的瘤重,抑瘤率为50%;⑤HC3898实验组瘤块切片检查可见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瘤块的组织DNA经1.5%琼脂糖电泳分析,可发现典型的凋亡“阶梯状DNA条带”。结论 HC90可能是与肝癌恶性表型相关的新基因,转染SMMC-7721肝癌细胞后能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HC3898基因可能诱导凋亡并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集落形成实验和成瘤实验是对基因功能进行初步分析的有效方法,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噬菌体P1衍生的人工染色体(PAC)和细菌人工染色体(BAC)筛选人正常肝cDNA文库的方法,并期望分离到与肝癌相关的新基因。方法 用位于17p13.3肝癌杂合性缺失区内的PAC579和BAC1529克隆为探针,以噬菌斑杂交筛选人正常肝cDNA文库,并对分离出的cDNA阳性克隆进行部分测序和计算机序列比较及Southern杂交分析,进一步确定可能与肝癌相关的新基因。结果 以PAC579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研究HC3898基因的功能。方法: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裸鼠成瘤实验和计算机分析对HC3898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研究。结果:HC3898在蛋白质水平与酵母、果蝇、线虫中一些与细胞生长分化相关的蛋白质有很高的同源性。HC3898全长cDNA克隆转染SMMC-7721细胞能显著抑制集落的形成。 转染HC3898基因的SMMC-7721细胞在裸鼠中的抑瘤率为50%,统计学差异显著。常规病理切片显示实验组瘤中坏死灶内可见较多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在未坏死区可见散在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TUNEL染色证明有较多凋亡细胞。抽提实验组瘤块的组织DNA,经1.5%琼脂糖电泳分析,可发现典型的凋亡“阶梯状DNA条带”。结论:HC3898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SMMC-7721细胞的生长,提示它是细胞生长分化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噬菌体P1衍生的人工染色体(PAC)和细菌人工染色体(BAC)筛选人正常肝cDNA文库的方法,并期望分离到与肝癌相关的新基因。方法用位于17p13.3肝癌杂合性缺失区内的PAC579和BAC1529克隆为探针,以噬菌斑杂交筛选法筛选人正常肝cDNA文库,并对分离出的cDNA阳性克隆进行部分测序和计算机序列比较及Southern杂交分析,进一步确定可能与肝癌相关的新基因。结果以PAC579为探针,筛选出78个阳性克隆,经初步分析,其中18个为可能的肝癌相关新基因。以BAC1529为探针,筛选出8个阳性克隆,经初步分析,其中5个为可能的肝癌相关新基因。结论以PAC和BAC克隆为探针筛选cDNA文库是一种有效的表达序列分离法,将有助于疾病特别是肿瘤的病因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