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2岁。因心前区疼痛11h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冠心病史,无吸烟饮酒史。患者11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憋闷感,伴左肩背部酸胀不适并大汗,恶心、未吐,自服速效救心丸15粒无效,当地医院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予以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后转入我院。心电图示I、aVL和V1~6导联ST段抬高0.2~1mV。肌钙蛋白I224.7n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17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77U/L,肌酸激酶3847U/L,肌酸激酶同工酶302U/L,乳酸脱氢酶1580U/L,羟丁酸脱氢酶160U/L,血小板1056×109/L。诊断: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体检:T36.8℃,HR83次/min,BP130/80mm Hg。全身皮肤无淤斑和出血点,双肺(-),心音低钝。超声心动图:左室前壁心肌变薄,回声减弱,运动幅度减低,左心扩大,二尖瓣中度反流,左房前后径46mm,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63mm,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40%。复查血小板1077×109/L,随后监测2周血小板连续升高,分别为1239×109/L、1405×109/L。骨髓涂片: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在胃癌诊断及肿瘤血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2年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38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图像,分析胃癌的CT征象及CT血管造影对胃癌供血的显示,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64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胃癌,显示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及胃壁溃疡大小与术后证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癌的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及胃壁溃疡大小、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与中分化腺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造影腹腔干、肝固有动脉,胃左动脉、胃右动脉及胃网膜右动脉在容积再现(VR)上能够很清晰地显示;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细小血管较好,但是它在表现三维空间关系上不如VR。结论 MS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管造影在肿瘤血供显示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周寨文  张延伟  韩伟强  盖荣荣  王慧   《放射学实践》2013,(11):1160-1163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骨肉瘤的X线、CT及MRI表现。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23例骨肉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23例均行X线检查,22例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分析其X线、CT及MRI表现。结果:23例中骨母细胞型骨肉瘤10例,均可见不同类型的瘤骨;纤维母细胞型骨肉瘤6例,以溶骨性破坏为主,部分病例见少量瘤骨;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5例,可见成簇分布的点状、环状的瘤骨,增强扫描呈环状/花边状/间隔强化;血管扩张型骨肉瘤1例;小圆细胞型骨肉瘤1例。结论:X线、CT及MRI对不同病理类型的骨肉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X射线摄影测量出现误差的原因,提高X射线测量的准确性。方法自行研制X射线摄影效应尺,由底尺、高度尺和活动尺三大部分构成,分别刻以灌注铅胶的刻度,用于实际测量。检测焦片距100cm、物片距20cm时显示图像尺寸与实际尺寸的大小。结果各公司平板显示范围未能达到所标识的43 cm×43 cm,Kodak 7500、GE、佳能、西门子4家公司实际显示范围分别为41.5 cm、40.5 cm、42.5 cm、41.0 cm。而焦片距100 cm、物体厚度20 cm进行曝光时,底尺显示43.0 cm时,实际物体尺寸仅有36.0 cm,7.0 cm的物体盲区未被显示。结论为避免图像放大引起的失真,摄影时使用X射线摄影效应测定尺即可进行准确测量,减少误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隐匿性骨折患者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所选50例隐匿性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接受X线DR平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比较检查结果。结果:在诊断阳性率方面,多层螺旋CT检查显著高于X线DR平片检查(P0.05)。结论:在对隐匿性骨折患者进行诊断时,CT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可以将其作为诊断隐匿性骨折的首选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对评估益肾通胶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的价值。方法选择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0例,给予益肾通胶囊治疗2个月,通过磁共振波谱分析,观察治疗前后前列腺(Cho+Cre)/Cit比值及最大尿流率的变化。结果20例治疗前后最大尿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间质增生为主型的(Cho+Cre)/Cit比值及最大尿流率明显优于腺体增生为主型(P〈0.05)。结论磁共振波谱分析可有效评价益肾通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自从Fischer于1977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国际整形美容外科会议上报道负压脂肪抽吸术以来,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其中对于治疗大的脂肪瘤(直径﹥10cm)亦是一种良好的选择。2001年~2011年初,我科利用脂肪抽吸术治疗巨大脂肪瘤共40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