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韦璐  陈刚  白崇顺  许彪  覃绍超 《华夏医学》2006,19(6):1174-117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胃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其运用。方法对45例临床疑诊胃部疾病患者进行胃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对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利用MPR、MIP、CTVE、SSD及Raysum观察病变。结果45例临床疑似胃部疾病中,诊断胃癌25例,胃恶性间质瘤3例,胃活动性溃疡8例,胃底静脉曲张5例,胃炎性息肉4例,结果与纤维内窥镜和/或手术所见对照分析,全部病例经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利用多排螺旋CT的多种图像重建方式,相互结合,全方位、多角度显示胃腔内、外病灶,可以发现胃的细微病灶,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体现出多排螺旋CT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巨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住院药房开展降低针剂内部调配差错的品管圈活动,提升药事服务质量,提高药学专业人员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方法:通过药师自发组成品管圈,找出针剂内部调配差错的主要原因,运用多种品管方法制定对策,依循"PDCA循环"开展各项活动. 结果:住院药房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后,针剂内部调剂差错率由活动前的37.57%降到16.53%,工作环境与服务得到了改善.结论:住院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降低住院药房针剂内部调配差错率,同时通过品管圈这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提高了圈员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病区对住院药房的满意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和谐药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孤立性肺结节(SPN)是指直径<3 cm近乎圆形的病变,病变由肺实质包绕,无肺不张,肺门扩大及胸腔积液〔1〕;分为恶、良性两大类。恶性SPN多为原发性肺癌,极少数为转移瘤所致。良性SPN中约80%为炎性肉芽肿,10%为错构瘤,其余为炎性假瘤、机化性肺炎等〔2〕。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全球通过影像学筛查可检出SPN达17万例。对于SPN的影像学诊断核心问题在于评估SPN的良恶性〔3〕。早期诊断恶  相似文献   
4.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璐  陈刚  许彪  白崇顺 《华夏医学》2007,20(6):1358-1359
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血管性病变,发病后48h病死率高达60%,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膳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多排螺旋CT的快速、大范围、无创的扫描,以及其高分辨率的图像,三维重建图像的运用,极大提高了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率,其运用价值正在日益受到临床和放射科医师的重视,已成为主动脉夹层检查的首选和最可靠的检查方法。1资料与方法2004年9月至2006年10月,23例胸、腹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16排螺旋血管成像(SCTA)检查,其中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39~68岁,平均58岁。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胸背痛,胸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纺锤体极样蛋白1(ESPL1)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初步分析ESPL1变异情况及分子生物学功能。方法 从TCGA数据库获得HCC患者ESPL1表达数据和临床信息,比较癌、癌旁及正常组织中ESPL1的表达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ESPL1表达水平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log rank检验ESPL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生存差异。cBioportal在线软件分析ESPL1突变情况,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ESPL1蛋白互作网络,并据此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其分子生物学功能。结果 肝癌组织中ESPL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分别为0.894±0.643比0.337±0.340、1.908±1.079比0.912±0.770(P<0.05);乙型肝炎相关肝癌ESPL1水平高于非乙型肝炎相关肝癌,为2.159±1.17比1.747±0.983(P<0.05)。ESPL1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BMI、原发肿瘤分期、AFP水平有关(P<0.05)。原发肿瘤分期、ESPL...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占位性病变的病理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临床价值得到充分的肯定[1,2]。多层螺旋CT(MSCT)由于其具有扫描速度快、二维,三维图像重建功能及重建图像分辨率高等特点,因此其在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提高了活检的成功率,确诊率高,并发  相似文献   
7.
多排螺旋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璐  许彪  陈刚  曹治婷 《广西医学》2009,31(2):183-18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引导下对肺内肿块进行穿刺活检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多排螺旋CT引导下,应用COOK切割式活检枪或抽吸针,对40例经影像检查确定为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肺穿刺活检。结果39例患者均活检获取足够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穿刺成功率为97.5%。以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为标准,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为95.3%,恶性病变27例(低分化鳞癌7例,高分化鳞癌5例,小细胞癌4例,非小细胞癌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3例,转移瘤3例,非何杰金淋巴瘤3例),非恶性病变12例(克雷伯杆菌感染2例,耐药性金葡菌感染3例,肺结核4例,肺炎性假瘤3例)。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引导肺穿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扫描时间短、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高、定性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肺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取得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简单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传统的诊断方法常常依靠膀胱镜。多层螺旋CT(MSCT)的出现,软硬件的不断更新,使其在膀胱癌的诊断及分期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收集我院32例经手术及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进行MSC扫描,并进行CTVE,MPR等重建及CT分期,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4-12—2006-07经MSCT检查的32例膀胱癌患者,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30~85岁,平均61岁。临床表现均有无痛性肉眼血尿,伴有排尿困难4例,下腹部疼痛9例,发热、消瘦6例。所有病例经手术及膀胱镜活检病理证实。1.2检查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晚期艾滋病患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部感染的胸部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2例艾滋病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22例病例中,多发小结节状,粟粒状病灶10例.片状,磨玻璃样病灶5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肺内肿块4例,胸膜改变3例.结论 晚期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具有自身的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纹理分析对原发性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收治的60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患者术前均进行MSCT检查,评估MS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效能,比较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的纹理分析参数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估纹理分析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MSCT诊断N0、N1、N2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3.33%、70.00%、83.33%,总准确率为68.33%(41/60);直肠癌无淋巴结转移者短径、峰度、熵均低于直肠癌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者方差、峰度和逆差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径、峰度和熵值诊断淋巴结转移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9、0.674和0.863(P<0.05)。结论MSCT纹理影像诊断淋巴结转移效能较高,其中短径、峰度、熵是有较多参考意义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