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乳腺癌已被证实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其发展早期即可出现远处播散和转移,血液中检测出肿瘤细胞即是重要证据.而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即是肿瘤远处转移的前提,是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外周血中检测到肿瘤细胞提示存在肿瘤微转移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远处转移.随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检测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其在外周血中的含量与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这一点已被大多数研究者所证实.本文简要综述了目前对乳腺癌患者的CTCs检测方法以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并对其临床运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学( FNAC)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89例乳腺癌患者,分析超声判断腋窝淋巴结异常者行腋窝淋巴结FNAC的检查结果,并与手术后病理检查对比分析,评价超声及FNAC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89例超声影像学腋窝淋巴结异常的乳腺癌患者FNAC阳性率60.7%,阴性率为39.3%。其中43例腋窝淋巴结FNAC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淋巴结阳性率46.5%;21例淋巴结纵横径比值( L/T)<1.7患者转移率为95.2%,高于L/T≥1.7患者的6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NAC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55.9%(19/34)、特异度为88.9%(8/9)、准确度为62.8%(27/43)、阳性预测值为95%(19/20)、阴性预测值为34.8%(8/23);其中腋窝淋巴结L/T<1.7患者FNAC敏感度为75%(15/20), L/T≥1.7患者敏感度为28.6%(4/1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及FNAC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腋窝淋巴结L/T<1.7时FNAC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微浸润(MI)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31例乳腺DCI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DCIS-MI、淋巴结转移与其病理分级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DCIS-MI是否影响其淋巴结转移,比较DCIS手术方式、病理级别、微浸润、腋窝淋巴结清扫是否影响其复发.结果 (1)在131例DCIS的病理分级中,低级别60例(45.8%),中级别60例(45.8%),高级别11例(8.4%),各组DCIS-MI分别有12例、31例、8例,与病理分级之间具有相关性(r=0.375,P=0.000).(2)共计76例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3例转移;56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5例转移.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微浸润有关(P=0.015),与病理分级之间无相关性(r=0.154,P=0.107).(3)本组DCIS患者随访3月至6年,1例中风死亡,3例局部复发,无乳腺癌死亡.DCIS复发与手术方式、病理分级、微浸润、腋窝淋巴结清扫均无关(P=0.359、1.000、1.000、0.260).结论 DCIS病理分级高易发生DCIS-MI;DCIS-MI易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