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大疱性类大疱疮合并溃疡性结肠炎1例报告林立航,张春雷,雷鹏程,张倩,陈学荣(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100083)患者,女,65岁,主因“全身起大疱3a,愈后再发1月伴疡痒”。于1995年9月21日入我院治疗。患者3a前无明显诱因躯干、皱橙部位起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两性霉素B脑靶向脂质体对小鼠脑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薄膜超声法制备两性霉素B脂质体和两性霉素B脑靶向脂质体,测定其包封率和浓度;建立小鼠的脑膜炎模型,研究了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疗效。结果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包封率为(93.3±1.8)%;脑内注射白色念珠球菌2 h使小鼠形成脑膜炎模型;将两性霉素B制成脑靶向脂质体,能显著延长脑膜炎小鼠的生存期。结论与普通两性霉素B脂质体相比,两性霉素B脑靶向脂质体能显著提高对小鼠脑膜炎的治疗作用,使小鼠的存活期延长一倍。  相似文献   
3.
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3岁,体重72Kg。因三叉神经痛口服卡马西平0.3g·d-1治疗。1周后患者发现躯干、四肢等处出现散在红斑,稍痒痛,继而口腔糜烂,眼结膜充血,同时伴畏寒、高热、头痛、咽痛、吞咽困难等。于1998年7月26日来医院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有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及环丙沙星过敏史。入院时查体:T40℃,P80次·min-1,R18次·min-1,BP135/80mmHg(1mmHg=0.133Kpa)。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患者全身泛发钱币大小散在圆形水肿性红斑,边界清,部分红斑中央有水疱或大疱,约黄豆至蚕豆大小,疱壁松弛,尼氏征(+),少数已破溃糜烂,部分皮疹相互融合成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患者前尿道菌群分布情况。方法 :65例NGU患者及5 5名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前尿道普通细菌培养。结果 :两组人群分离的细菌种类基本相同 ,总培养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NGU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外 ,其它各优势菌的分离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参与了NGU的发生与发展 ,而其它各菌可能为正常栖生菌  相似文献   
5.
短帚霉菌甲真菌病近年已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我国报告鲜见,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40岁,汉族。于10年前发生灰甲,大趾甲先于甲侧缘,渐整甲灰黄、甲板下松脆增生,以后其它各甲也有不同程度的灰黄,外用剥甲硬膏效不佳。体检:双足以大(足母)趾明显的甲板黄棕色、变脆、畸形,甲板下角质增生明显,其它各趾甲也不同程度甲板灰黄增厚,趾间轻度脱屑,跖部皮肤粗糙增厚。真菌镜检甲屑可见菌丝、芽孢。真菌培养:短帚霉菌生长(重复培养三次)。甲屑平皿培养;菌落数目>10。红色毛发癣菌生长(重复培养二次)。  相似文献   
6.
体外冲击波治疗髋关节置换后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髋部疼痛逐渐成为困扰患者和骨外科医生的棘手问题,如行关节翻修术则将再次给患者造成严重创伤,而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已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目的:观察验证体外冲击波对髋关节置换后疼痛的治疗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自身对照,双盲评估,于2004—06/2008—02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完成。对象:选择骰关节置换后疼痛患者51,例(61髋),根据病因分组,骨水泥组骨溶解松动16例(20髋),非骨水泥组骨溶解松动12例(16髋),异位骨化组8例(10髋),急性感染组4例(4髋),慢性感染组5例(5髋),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组4例(4髋),髋臼脱位组2例(2髋)。方法: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电压12kV,3次/s,每次冲击4000次,能量0.54-1.06MJ/mm2,1次,周,连续8-12周。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X射线观察假体周围骨量变化。结果:51例患者随访时间18.64个月,平均4.1年,2例死亡。治疗后非骨水泥组、慢性感染组、异位骨化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骨水泥组、非骨水泥组、慢性感染组、异位骨化组及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X射线提示假体与骨的界面有新骨形成,假体与髋臼或股骨干之间骨溶解形成的透亮带宽度由治疗前平均3.1mm减小到治疗后1.2min,部分患者出现局部红肿,休息后缓解。结论:体外冲击波是治疗由于松动、感染、软组织炎症、异位骨化引起的髋关节置换后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optimal operative methods for the patients with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according to age and the staging. Methods The current study assessed 202 patients(242 hips)from 1998 to 2008 with an average follow-up of 6.3years (range,1 -10 years), who were operated according to age and staging by Ficat or Catterall. The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35.3 years(range,4 -81 years). All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with both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al criterion.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ere 87.2% ,88.8% and 85.7% in each group respectively. The mean Hariss score increased (P <0.05) and the mean VAS score decreased (P < 0.05) in youth group and old group. Conclusions Children who were younger than six years of age and with Catter-all Ⅱ-Ⅲ involvement should be treated by ascularized iliac or greater trochanter bone periosteal flaps. Patients who were less than forty years of age, with Ficat Ⅱ-Ⅲ should be treated by ascularized iliac or greater trochanter bone flaps. For patients with age older than 50 years or younger than 50 years but with severe forms, hybrid or cemem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may be the optimal operation.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不同年龄和分期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选择最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202例(242髋),其中男143例(175髋),女59例(67髋),年龄4—81(35.3±18.8)岁;根据不同年龄和分期采用不同手术方法。采用Stulberg分类标准、Harris评分标准、VAS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202例(242髋)得到随访,术后随访1-10(6.3±1.3)年。儿童组、青年组、老年组综合优良率分别为87.2%、88.7%、85.7%;6岁及以下早中期优良率(CatterallⅡ—Ⅲ)优于大龄晚期(Catterall Ⅳ)(P〈0.05),40岁以下早中期优良率(Ficat Ⅱ-Ⅲ)优于大龄晚期(Ficat Ⅳ)(P〈0.05);老年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和老年组术后Harris评分明显提高(P〈0.05)、VAS显著降低(P〈0.05)。结论儿童特别是6岁及以下早中期患儿最适合用带血管蒂大转子或髂骨骨膜瓣移位术;中青年特别是40岁以下早中期患者最适合用带血管蒂大转予或髂骨骨瓣移位术,对于〉50岁或〈50岁晚期患者适合行混合型或非骨水泥型THA(Total hip arthroplasty)。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64岁。阴囊皮疹偶伴渗出、瘙痒 10年。病理检查示 :全层表皮均见Paget细胞 ,有的成巢状 ,个别真皮乳头可见基底突破。诊断为 :乳房外Paget病 ,突破基底膜。  相似文献   
10.
泰力特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泰力特(国产阿奇霉毒,北京太洋制药公司生产)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对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感染等治疗有效,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996年2月~1996年7月我们在门诊使用此药治疗重度痤疮患者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