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1.
涎腺腺样囊性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琦  李萍  雷劲 《贵州医药》2004,28(2):112-113
目的 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VEGF的表达。结果 VEGF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与发病部位、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涎腺腺样囊性癌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结合正颌、正畸技术治疗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效果。方法对25例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患者,采用上颌前部根尖下骨皮质切开术加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拔除及颊侧骨皮质切除术并术前、术后结合微型种植支抗的正畸方法联合治疗。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硬组织的变化。结果矫正后患者蝶鞍点-鼻根点-上牙槽点角(SNA)平均减少3.1°,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槽座点角(ANB)角平均减少3.45°,上前牙唇倾度平均减少2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种植支抗结合牙外科正颌技术及正畸技术治疗上前牙区骨性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徐宇红  雷劲 《广东医学》2013,34(2):197-199
目的将不同能量脉冲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对离体氟斑牙表面釉质进行照射,并与酸蚀技术联合应用,探索提高氟斑牙托槽粘结强度的方法。方法将正常牙5颗和中度氟斑牙50颗,其中正常牙酸蚀1 min作为正常组;氟斑牙被随机分成10组,每组5颗,其中一组酸蚀1 min作为对照组,剩下9组按以下方式处理:经50 mJ照射、50 mJ照射+酸蚀1 min、50 mJ照射+酸蚀2 min、100 mJ照射、100 mJ照射+酸蚀1 min、100 mJ+酸蚀2 min、180 mJ照射、180 mJ照射+酸蚀1 min、180 mJ照射+酸蚀2 min。其中激光照射频率均为20 Hz,照射时间为20 s,酸蚀剂均为37%磷酸。在处理过的牙面粘结不锈钢方丝弓托槽,测试其抗剪切强度。结果单独激光处理组抗剪切强度高度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激光技术和酸蚀技术联合使用组抗剪切强度较激光单独使用组升高,其中100 mJ照射+酸蚀1 min,抗剪切强度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酸蚀条件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激光预处理能协同增强酸蚀作用,提高氟斑牙托槽粘结力,100 mJ激光照射+酸蚀1 min,抗剪切强度最高,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和酸蚀时间的延长,粘结强度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5.
李定梅  雷劲  涂文 《微创医学》2012,7(5):492-493
目的 探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对压低上颌后牙及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的意义.方法 对25例上颌后牙颊向错位及单侧后牙正锁颌患者,采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治疗方法,应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将上颌后牙压低,对舌侧部位的下颌后牙缓慢牵引,以矫正单侧的后牙正锁颌.微型钛钉种植支抗的植入部位为腭侧根尖区、后牙颊侧、下颌后牙颊侧的根尖牙槽,颊向牵引力约为55.06 g,磨牙压入力约为70.82 g,观察术后周围组织反应情况.结果 采用上下颌同时牵引,多部位植入微型钛钉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压低上颌后牙以及矫正单侧后牙正锁,且钛钉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结论 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对压低上颌后牙和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的治疗效果理想、稳定性强、治疗时间短、创口小、无不良症状、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实施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萍  宋琦  谢文扬  雷劲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11):995-998
目的 :研究微血管密度 ( MVD)、层粘连蛋白 ( LN)、层粘连蛋白受体 ( L N- R)在正常涎腺组织和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和某些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检测 1 0例正常涎腺组织、3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中 L N、LN- R、的表达 ,用 CD34染色显示血管内皮细胞 ,检测正常涎腺组织和腺样囊性癌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1L N、L N- R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仅表达于导管上皮细胞 ,而在肌上皮细胞和腺泡上皮细胞上反应均呈阴性 ;2涎腺腺样囊性癌中 L N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有关( P<0 .0 5 ) ,但与肿瘤的分期、肿瘤大小无关 ( P>0 .0 5 ) ;LN- R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 .0 5 ) ,但与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无关 ( P>0 .0 5 ) ;3MVD和 L N- R的表达程度与腺样囊性癌的分期、病理分型 ( LN- R除外 )、淋巴结转移有关 ( P<0 .0 5 ) ,但与肿瘤的大小无关 ( P>0 .0 5 ) ;4L N、L N- R的表达与 MVD有关 ( P<0 .0 5 )。结论 :1 MVD和L N、LN- R的表达与肿瘤的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2 LN、LN- R可通过促进腺样囊性癌血管生成 ,影响腺样囊性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成人牙齿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成人牙齿错牙合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正畸治疗,研究组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愈21例,进步10例,好转4例;对照组治愈14例,进步9例,好转4例,无效8例;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成人牙齿错牙合疗效确切,可实现患牙功能和美观度的双重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李定梅  涂文  雷劲  周蔚玉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20-2121
目的 观察临床正畸治疗与牙龈炎的相关因素,寻找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200例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观察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治疗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知识宣教,而且督促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在经过1、3、6个月的治疗后,评价两组的牙龈状况.结果 两组在治疗1、3个月时,患者的牙龈状况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牙龈状况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6,P<0.01).结论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加强口腔卫生知识宣教,督促患者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加上医生的合理操作,有利于减少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牙周组织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多乐氟在正畸固定矫治中对釉质脱矿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接受正畸固定矫治的患者56例,采用自身对照,粘接托槽后,将患者牙齿以中线为界,左侧牙设为试验组(包括21、22、23、24、31、32、33、34),右侧牙设为对照组(包括11、12、13、14、41、42、43、44),共观察896颗牙(每组448颗牙),试验组每3个月在托槽和带环周围牙面涂布多乐氟,对照组不做处理。分别在治疗开始后第6、12个月时对受试牙进行检查,观察牙面釉质脱矿的发生率及脱矿指数。结果正畸开始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脱矿率和脱矿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固定矫治6个月后对照组脱矿率较试验组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脱矿程度对照组高于试验组;矫治12个月后,对照组的脱矿率和脱矿程度均高于试验组程度(P<0.05)。结论多乐氟对固定正畸过程中釉质脱矿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