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羟基磷灰石涂层高分子人工颅骨的研制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寻找新的颅骨代用品。方法采用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HA)作为医用高分子板材的涂层材料,制作一种新型的羟基磷灰石涂层人工颅骨。按照我国及国际有关生物材料生物相容试验的规定,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人工颅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可作为颅骨修复材料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全耳廓缺损,以先天畸形为最常见、其次是外伤.由于类型繁多和耳廓形态复杂、治疗难度大.自1984年2月~1994年2月,用二期全耳廓再造术修复52例,共56只外耳缺损.再造耳全部成活.肤色接近正常,耳廓大小、高低和颅面角标志大致相称,有立体感.经1~9年随诊观察,耳廓结构和形态稳定者38例39只再造耳.现就手术方法和有关问题进行介绍和讨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2例中男40例,女12例,年龄7~22岁,其中7~9岁47例,占90.4%;外耳缺损左侧23例,右侧25例.双侧缺损4例.1. 2 病因及类型 先天畸形48例,烧伤2例,外伤2例.全耳廓缺损46例,耳廓大部分缺损6例.外耳道完全闭锁46例,外耳道发育不全2例,外耳道和中耳正常者4例.  相似文献   
3.
指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我院自1987年5月~1989年12月急诊及住院治疗38例。笔者据损伤及污染程度,采用10种不同方法进行修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18~73岁,平均43.5岁。对36例下颌骨不同范围缺损进行一期修复,其中12例用自体肋骨修复,24例用自体髂骨修复。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种植义齿。结果:髂骨移植24例中,除1例因感染部分骨吸收外,均成活,安装义齿有咬合功能。12例肋骨移植,4例骨吸收,8例成活者中,2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吸收,不能安装义齿,不能承担咀嚼功能,只起到恢复外形的作用。结论: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4年5月~1987年6月,用连续W成形术治疗面部疤痕及色素性病变患者174例,男性98例。女性76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57岁。随访120例。 致伤原因:外伤71例(40.80%);色素性病变44例(25.30%);烧伤41例(23.56%);炎症18例(10.34%),最大切除面积30cm~2;最小2.5cm~2。除2例面积为30cm~2及27cm~2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4年5月~1987年6月,用连续W成形术治疗面部疤痕及色素性病变患者174例,男性98例,女性76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57岁。外伤70例(40.80%);色素性病变44例(25.30%),烧伤41例(23.56%);感染18例(10.34%);最大切除面积30cm~2;最小2.5cm~2。除2例面  相似文献   
7.
旋转皮瓣在颌面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3年以来,我们采用旋转皮瓣修复颌面部病变切除后创面共114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114例,男46例,女68例;年龄5~71岁。其中黑色素痣53例,血管瘤27例,瘢痕15例,皮角7例,皮肤癌12例。眶下区39例,颧颞部36例,腮腺嚼肌区32例,鼻背部5例,颏部2例。缺损范围最小1.0cm×1.0cm,最大5.0cm×5.0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经3个月以上随访观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83年6月~1987年4月,用多根游离肋骨复合组织瓣,对4例颅骨缺损进行修复,最大面积为10×12cm,最小面积8×10Cm。经2年半以上随访,效果良好。 手术方法 (一)头部组。做移植床及血管吻合准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游离肋骨-前锯肌-皮肤复合组织瓣修复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设计以胸背血管为营养血供的游离肋骨-前锯肌-皮肤复合组织瓣,用以修复大面积颅骨缺损10例。结果:10例患者,组织瓣完全成活9例,坏死1例。随访1~10年,患者术后外观满意,无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游离肋骨-前锯肌-皮肤复合组织瓣可以很好地完成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理想的自体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0.
自1995年8月以来,我们用双皮瓣法,修复鼻部病变切除后的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获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40~47岁。病变均位于鼻中下、侧部。乳头状瘤1例、色素痣3例、基底细胞癌2例。额鼻皮瓣联合应用鼻唇沟皮瓣4例,面颊皮瓣2例。病变切除后,最大缺损面积4cm×3cm,最小2cm×1.5cm。基底细胞癌切缘病理检查阴性。2 手术方法首先在缺损的上部设计一个额鼻皮瓣,皮瓣的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