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反义 bcl- 2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 (bcl- 2 AS- PS- ODN)和白细胞介素 6 (IL - 6 )AS- PS- ODN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 NCI- H4 4 6增殖和活力的影响。 方法 以 bcl- 2 AS- PS- ODN和 IL- 6 AS- PS-ODN单独及联合作用于 NCI- H4 4 6 ,经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增殖实验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和活力的影响 ,经细胞凋亡线粒体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 ,经半定量 RT- PCR检测 IL - 6 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 细胞增殖曲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显示联合用药能更强地抑制细胞活力 ,促进细胞凋亡。 bcl- 2 AS-PS- ODN单独作用时 ,IL- 6 m RNA表达上升 74 .3% ,IL- 6 AS- PS- ODN单独作用以及与 bcl- 2 AS- PS- ODN联合作用时 ,IL- 6分别下调 6 7.7%和 5 2 .4 %。 结论 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对 NCI- H4 4 6细胞株显示出更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过程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990年8月至2007年8月我院24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4例无心血管病史和心电图正常的患者中有40例(16.39%)出现心血管系统井发症,除1例移植后早期心源性猝死外,其它移植患者的心血管症状均得到控制。心律失常19例(47.5%),是其中最多的心血管并发症,以窦性心动过速、频发性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博为多;其次为心脏缺血性改变和高血压。结论:移植相关心血管并发症是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效果的重要因素,应在移植全过程中予以监护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大黄素对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株K562/Adr(KAR)增生、凋亡的影响及探讨bcr-abl、mdr-1基因在其中的变化。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DNA片段化分析及TdT酶介导的末端缺失原位标记(TUNEL)法检测大黄素对KAR细胞增生及凋亡的影响;RT-PCR法检测大黄素对KAR细胞bcr-abl、mdr-1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黄素对KAR细胞bcr-abl融合蛋白P210表达的影响。结果 大黄素能有效抑制KAR细胞的增生,作用72 h的IC50约为20μmol/L,并能诱导其凋亡,随药物作用浓度的增加,凋亡率也逐渐上升;大黄素下调KAR细胞bcr-abl、mdr-1基因mRNA的表达;也下调了KAR细胞P210蛋白的表达。结论 大黄素能有效抑制KAR细胞增生,诱导其凋亡;并可能通过下调bcr-abl和mdr-1 的表达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黄素可能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诱导HL-60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大黄素(emodin)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应用MTT法检测大黄素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周期分析、线粒体细胞凋亡流式检测法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大黄素能有效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作用48 h的IC50约为20 μmol·L-1, 并能诱导其凋亡, 随药物作用浓度的增加, 凋亡率也逐渐上升; 大黄素作用后, HL-60细胞G0/G1期细胞增多, 而S期及G2期的细胞减少; 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 大黄素下调HL-60细胞Akt、p-Akt、IκB-α、p-IκB-α、p65、p-p65、mTOR及p-mTOR蛋白的表达。因此,大黄素能有效抑制HL-60细胞增殖,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诱导其凋亡;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大黄素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成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代表一组造血异质性异常的疾病,多发于老年人(中位年龄69岁)。总体发病率约4/10万,但在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上升至30/10万以上。造成MDS血液学异常的病理过程是:1.过强的细胞凋亡导致无效造血及外周血细胞减少。2.转变成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虽然这些病理  相似文献   
6.
化疗是急性白血病 (AL)的主要治疗手段。耐药是影响化疗疗效的重要因素 ,目前认为AL耐药即多药耐药 (MDR)的发生是多因素、多种机制作用的结果[1,2 ] 。乳腺癌耐药蛋白基因 (BCRP)是 1998年才被发现的又一与耐药有关的糖蛋白 ,它主要参与膜内、外药物转运而改变药物在胞内的分布 ,以药物排出泵的作用参与MDR[3 ] 。有关BCRP与AL临床的关系报道极少 ,为探讨BCRP在成人AL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关系 ,本研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 PCR(RT PCR)检测AL患者的BCRP表达 ,并结合mdr 1、耐药相关蛋白基因 1(MRP 1)及肺耐药蛋白基因(LRP)…  相似文献   
7.
黄芩苷是从唇形科植物黄芩根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保肝利胆等药理作用,并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1].本研究以黄芩苷作用于白血病细胞株K562,探讨其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反义bcl-2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bcl-2AS-PS-ODN)和白细胞介素6(IL-6)AS-PS-ODN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增殖和活力的影响。方法 以bc1-2AS-PS-ODN和IL-6AS-PS-ODN单独及联合作用于NCI-H446,经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增殖实验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和活力的影响,经细胞凋亡线粒体流式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经半定量RT-PCR检测IL-6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细胞增殖曲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显示联合用药能更强地抑制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bc1-2AS-PS-ODN单独作用时,IL-6mRNA表达上升74.3%,IL-6AS-PS-ODN单独作用以及与bcl-2AS-PS-ODN联合作用时,IL-6分别下调67.7%和52.4%。结论 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对NCI-H446细胞株显示出更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定量检测急性白血病(AL) 患者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基因(bcrp)、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1)及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lrp)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T-PCR,FQ RT-PCR)检测105例AL 患者bcrp、mdr-1、mrp-1、lrp等基因的拷贝数,分析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AL组bcrp基因拷贝数(2.8×103)±(8.4×10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6×102)±(2.3×103),P<0.05;mdr-1基因拷贝数(1.3×105)±(2.2×105)及lrp基因拷贝数(8.3×105)±(1.0×10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组AL患者的mdr-1拷贝数(3.7×104)±(1.1×105)明显高于初治组患者(1.1×104)±(3.6×104),P<0.05。在AL耐药组mdr-1拷贝数(2.1×104)±(9.1×104)明显高于敏感组(1.0×104)±(3.8×104),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mdr-1和mrp-1,mdr-1和lrp,mrp-1和lr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经等级相关分析显示mdr-1和lrp的表达与耐药性密切相关。结论: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的出现与bcrp、mdr-1、mrp-1、lrp中一项或几项过度表达有关,mdr-1较其它基因更具有预测临床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Daxx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Daxx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蛳聚合酶链式反应(RT蛳PCR)技术检测了83例ALL患者(初治41例,复发42例)及36名正常对照Daxx基因的表达。结果41例初治和42例复发患者Daxx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61%及71.4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6.11%(P<0.01)。半定量分析结果示,ALL初治和复发组患者的Daxx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3±0.029和0.38±0.025,也高于正常对照组0.27±0.04(P<0.05)。结论Daxx基因在ALL患者中高表达,是否可能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有某种关系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