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同期胸腔镜下双侧肺切除手术治疗双肺多发结节的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1月金华市中心医院40例双肺多发结节患者同期行双侧胸腔镜下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术前肺部CT、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行双肺结节定位、评估肺功能储备等情况,据此制定手术方案,行亚肺叶切除手术。考察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病变直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数目)及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肺功能指标FEV1)、手术方式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对病理结果、临床疗效,手术相关并发症与手术术式的关联进行分析。 结果 40例患者共切除118个结节;其中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86个(72.88%),分布于33例患者中,包括癌前病变4例,原发性肺癌26例,其他恶性肺部肿瘤3例;原发性肺癌TNM分期:0期7例,Ⅰ期14例,Ⅱ期4例,Ⅲ期1例,Ⅳ期0例;原发性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5例,其中4例N1转移,1例N2转移。所有患者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139.80±33.12)min,术中出血量为(150.00±23.63)mL,术后住院时间为(5.42±4.23)d,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2例,呼吸衰竭1例,手术相关并发症主要发生在肺叶-肺叶(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肺段-肺段(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切除手术的患者。出院时评估术后近期疗效,行肺叶-楔形切除手术的患者中,存在部分无效的病例(2/30,6.67%)。 结论 经术前评估筛选的双肺多发结节患者同期行双侧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安全有效,对不同病理类型患者需术前综合评估以确定最佳手术术式,获得更理想的近期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老年患者当中,食管癌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全球每年死于食管癌患者约为32万人,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急性呼吸衰竭是造成食管癌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分析研究其危险因素有这重要的临床意义〔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共192例,现对其分析结果进行临床评价。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9年2月至2013年7月间共收治食管癌  相似文献   
3.
国产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术中预防吻合口瘘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预防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机械吻合术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 3 2 7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使用WGW系列吻合器行机械吻合 ,分析其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影响。结果 无手术死亡 ,发生并发症 3 1例 ,吻合口瘘发生率 0 6% ,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手工缝合组 (P <0 0 5 ) ,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1 5 % ,和手工缝合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提示机械吻合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缩短手术时间 ,降低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胸外伤后肺不张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总结96例伴肺不张的胸外伤病人,对其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予加强咳嗽、镇痛、雾化吸入、体位引流等治疗,肺仍不张者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或开胸手术清除包裹性胸腔积液、纤维板剥脱。有合并气管损伤急诊手术修补。结果经治疗后94例患者肺复张良好(复查CT),2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2.1%。结论胸外伤所致的肺不张经过积极、合理、系统的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技术对胸腔镜手术的增益价值。方法收集行胸腔镜手术切除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92例,其中术前行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者37例,未行定位者55例。回顾性分析术前钩丝定位对胸腔镜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并对其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成功率100.0%,定位操作时间平均(11.5±7.2)min,并发气胸及出血发生率为56.8%(21/37)。钩丝定位后胸腔镜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为5.4%(2/37),平均手术时间为(21.7±8.0)min,平均住院时间为(9.5±3.5)天。未定位直接行胸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为29.1%(16/55)、平均手术时间(45.9±10.4)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4.1±4.5)天。分别进行X。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三维CT引导下钩丝定位技术安全、准确,降低了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缩短了胸腔镜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对于孤立性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具有很好的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 胸腔镜下优势肺段切除术与复杂肺段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回顾性分析金华市中心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Ⅰ期NSCLC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 对照组58例, 采取胸腔镜优势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组52例, 行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术治疗。收集两组患者肿瘤位置及切除范围资料, 同时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短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75.45±30.72)min]长于对照组[(152.41±29.83)min]、钉仓数目[(4.55±1.23)个]多于对照组[(3.77±1.16)个](t=3.99、3.42, 均P < 0.05), 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3.89±0.47)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2.92±0.36)L、FEVl/FVC比值(75.06±2.47)%水平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分析肺错构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89年至2006年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7例肺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45.7岁,平均就诊时间16个月,男女比例2.9:1,术前确诊为肺错构瘤者仅7例,10例行肺叶切除术,5例行局部肿瘤摘除术,肺楔形切除12例.22例随访1~15年均无复发及恶变.结论 肺错构瘤临床术前确诊率低,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2143例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27例乳糜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乳糜胸患者中保守治疗6例,再次剖胸结扎胸导管21例(其中3次剖胸1例),均达到临床治愈,无死亡.结论 乳糜胸-经确诊,应进行试验性保守治疗,无效者及时行胸导管结扎术;术中高度怀疑胸导管损伤时,可作低位胸导管及其周围组织大块结扎术预防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范文明  刘江  陈献国 《临床医学》2006,26(8):89-90,F0004
肺部炎性块影是肺部炎症的特殊表现类型,其临床表现、X线征象与肺内其他球形病灶、尤其是周围型肺癌有相似之处,鉴别有一定困难。笔者收集我院近20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X线诊断不明或误诊的4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X线特征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肺错构瘤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肺错构瘤 ,也称软骨粘液错构瘤 ,在肺良性疾病中占第 1位 ,但由于其无特殊临床症状 ,且影像学也缺乏特征 ,术前 X线、CT不能提供明确的诊断 ,误诊率极高。 1987~ 2 0 0 0年我科收治 36例 ,均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8例 ,女 8例。年龄 32~ 70岁 ,平均 5 2 .6岁 ,病程1个月~ 3.5 a。有吸烟史者 2 1例 ,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史 11例。无自觉症状 ,经胸片、CT等检查偶尔发现肺部肿块 18例 ,有咳嗽 12例 ,咯血或痰中带血 3例 ,胸痛 2例 ,发热 2例 ,胸闷、气促 4例。X线胸片示病变 19例位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